送清道者住投子山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送清道者住投子山原文

一钵一衲,一丘一壑。
非去非住,无相无作。
一脚踏著投子机,不被傍人轻摸索。

诗词问答

问:送清道者住投子山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送清道者住投子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楼钥送清道者住投子山书法欣赏

楼钥送清道者住投子山书法作品欣赏
送清道者住投子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衲

指一个僧人。衲,僧衣。 唐 陈陶 《酬元亨上人》诗:“一衲净居 云梦 合,秋来诗思 祝融 高。” 宋 陆游 《杂书》诗之四:“身似 匡庐 老病僧,闭门一衲坐腾腾。”

一丘一壑

(1).《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準则,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一丘一壑,同 阮籍 於西山;一啸一歌,列 嵇 康 於北面。” 宋 陆游 《木山》诗:“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2).犹一山一水。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四:“一丘一壑我前导,重话 京华 送我情。”

无相无作

(1).佛教语。谓弃绝众相,不事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荆公新经<字说>》:“ 荆公 新经《字説》多用佛家语……云:‘无工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2).泛指不务空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林自 为太学博士,上 章 相 子厚 启云:‘伏维门下相公,有猷有为,无相无作。’”

一脚

(1).一条腿;一只脚。《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 晋 郭璞 注:“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北史· * 传》:“俗洁浄自喜,尚容止,以趋走为敬,拜则曳一脚,立则反拱,行必插手。”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2).一个注脚。《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自是不论到这里,然此只是 尹氏 添此一脚,本文非有此意。”

(3).犹言一旦;一下子。《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大 ﹞真个每日只做一半炊饼去卖,未晚便归。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却来家里坐地。”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李二折:“我和你十七八共枕同眠,二十载儿女姻缘,一脚地停尸在眼前,则落的酒茶浇奠。”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我一脚的不在家,把我铜斗儿家缘都破败了也!”

(4).把有四条腿的动物分成四份,每份叫一脚。《水浒传》第四回:“ 智深 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 清 翟灏 《通俗编·数目》:“物之有四脚者,四分之,各为一脚。今食肆中有此言。”

(5).犹一步。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一:“ 张拴 是个小农户,经不起这波折,黑夜白天怎样打算,也过不去这一脚。”

投子

博具。或云起于 战国 ,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 ,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 唐 李匡乂 《资暇集·投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或欲大投”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投,投子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平索看精》:“观下文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殆亦以投子为之耶?”

摸索

(1)

(2) 以小心的尝试性的调查方法发现

摸索道路

(3) 以触觉去探索

在黑暗中沿着墙摸索一个洞口

(4) 寻找

摸索种花生的规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