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木兰花慢原文

赋召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
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
匆匆。
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
门前花柳又春风。
醉眼眩青红。
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
天东。
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
梦到琅琊台上,依然湖海沈雄。

诗词问答

问:木兰花慢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木兰花慢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木兰花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元好问木兰花慢书法欣赏

元好问木兰花慢书法作品欣赏
木兰花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九辩

(1) 夏 乐名。《楚辞·离骚》:“ 启 《九辩》与《九歌》兮, 夏康 娱以自纵。” 王逸 注:“《九辩》、《九歌》, 禹 乐也。言 禹 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辩数。”《山海经·大荒西经》:“﹝ 夏后开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2)《楚辞》篇名。也作《九辨》。 汉 王逸 《〈九辩〉序》:“ 宋玉 者, 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诗:“《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后亦作为吊亡哀伤的文章之代称。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一:“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尊酒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栖迟

亦作“ 栖遟 ”。亦作“ 栖遅 ”。亦作“栖犀”。1.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元 虞集 《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 邵燕祥 《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妄)栖迟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

(3).滞留。《后汉书·冯衍传下》:“久栖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栖遅傍洲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愤悒不食,其故夫亦栖迟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圣者》:“海外栖迟又一年,苍茫往事已如烟。”

(4).漂泊失意。 唐 李贺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长寿。”《旧唐书·窦威传》:“昔 孔丘 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僕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嘆。”

兴亡

兴盛与衰亡

离合

分开和结合;分离和聚会

离合器

悲欢离合

何穷

无穷,无数。 唐 杜牧 《柳》诗:“日落水流西復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唐 李郢 《鹅儿》:“腊后閒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黑头公

(1).指少年而居高位者。《晋书·王珣传》:“弱冠与 陈郡 谢玄 为 桓温 掾,俱为 温 所敬重。尝谓之曰:‘ 谢掾 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 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唐 韩翃 《送李中丞赴商州》诗:“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清 吴伟业 《寿总宪龚公芝麓》诗:“谈笑 阮生 青眼客,文章 王掾 黑头公。”

(2).指毛笔。 宋 黄庭坚 《戏咏猩猩毛笔》:“束缚归来儻无辱,逢时犹作黑头公。” 清 赵翼 《分校杂咏·蓝笔》:“欣赏情同青眼客,别载权亚黑头公。” 清 高鹗 《笔》诗:“少年濡染处,争説黑头公。”

乔木

高大的树木

并汾乔木。——宋· 沈括《梦溪笔谈》

废池乔木。——宋· 姜夔《扬州慢》词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孤鸿

孤单的鸿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宋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縹緲孤鸿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看天外孤鸿 北海 回,要写封音书去。” 明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关山多少征人泪,不及孤鸿天外归。”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空

宽广高远的天空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 * 《蝶恋花·答李淑一》

遨游长空

花柳

(1) 鲜花杨柳

花柳的巷,管弦的楼。——《西游记》

(2) *

(3) 妓女

(4) 花柳病的省称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醉眼

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青红

青色和红色。常用以指代颜料、胭脂粉黛、彩霞、灯彩等。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宋史·奸臣传二·蔡攸》:“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 宋 王安石 《梁王吹台》诗:“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久慙衰病承貂珥,乍眩青红列只孙。”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村箫社鼓

指民间鼓乐。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被西风吹尽,村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 元 刘致 《折桂令·农》曲:“想农家作苦区区,有斗酒豚蹄,畅饮歌呼;瓦鉢瓷甌,村簫社鼓。”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生平

(1)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豪气

(1) 英雄的各种品质(如勇气、勇敢、自我牺牲、不自私等)

(2) 豪放的气概

元龙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指皇帝。《西游记》第十一回:“天下多官称上寿,朝中众宰贺元龙。”

琅琊台

见“ 琅邪臺 ”。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湖海

(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清 陈济生 《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海,近来风雅復何如?”

沈雄

亦作“沉雄”。1.沉毅雄健。《后汉书·顺阳怀侯嘉传赞》:“ 齐武 沉雄,义戈乘风。” 宋 叶适 《东塘处士墓志铭》:“君轩岸沉雄,言动未尝妄。” 清 龚自珍 《书番禺许君》:“其物产英诡,其人沉雄多大略。” 景梅九 《罪案》:“论他年纪,不过二十岁,看起来,好像极有阅历的老成人,气象沉雄,迥异寻常。”

(2).深沉雄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南史》:“数年间,稍入诗境,调体超间,情致兼美,如 并 燕 老将,气韵沉雄,时少及之者。”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屈原 氏兴,以瑰奇浩瀚之才,属纵横艰大之运,因牢骚愁怨之感,发沉雄伟博之辞。”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少陵 《出塞》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觉字句外别有 幽 燕 沉雄之气。”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左思 诗赋,广博沉雄,慨慷卓越,其旨开於 苏 张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