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天台水南四首

作者:林宪 朝代:宋代

寓天台水南四首原文

小雨凄暮暮,入夜寒更作。
泠泠竹间风,振我衣袂薄。
野田鸣流泉,密树纷翠幄。
蹑屐徐我行,长怀付寥廓。

诗词问答

问:寓天台水南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林宪
问:寓天台水南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宪的名句有哪些?答:林宪名句大全

林宪寓天台水南四首书法欣赏

林宪寓天台水南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寓天台水南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暮暮

每天傍晚。 唐 刘长卿 《步登夏口古城作》诗:“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宋 陆游 《日出入行》:“但见旦旦升天东,但见暮暮入地中。”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寒更

(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

(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衣袂

(1).衣袖。《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刘过 《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野田

犹田野。《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 二年八月, 梁郡 睢阳县 界野田中获嘉禾,一茎二十三穗。”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二:“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清 魏源 《京口琴娘曲》:“野田积水 淮 南道,日乞穷途夜青草。”

流泉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密树

枝叶茂密的树;浓密的树林。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密树临寒水,疏扉望远城。” 唐太宗 《冬狩》诗:“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元 王冕 《晚眺》诗:“密树连江暗,残阳隔浦明。”

翠幄

翠色的帐幔。 晋 左思 《吴都赋》:“蔼蔼翠幄,嫋嫋 * 。”《晋书·刘琨传》:“臣等祖考以来,世受殊遇,入侍翠幄,出簪彤管。” 唐 元稹 《宛转行》:“华屋重翠幄,綺席雕象牀。” 宋 晁补之 《摸鱼儿·东皋寓居》词:“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蹑屐

拖着木屐;穿着木屐。《百喻经·毗舍闍鬼喻》:“此人即抱篋捉杖躡屐而飞。”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 端端 得此诗,忧心如病,使院饮回,遥见女子躡屐而行,於道傍再拜,战惕曰:‘ 端端 祗候 三郎 六郎 ,伏望哀之。’”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山间躡屐却篮舆,花下衔盃倾酒瓮。”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长怀

(1).遐想,悠思。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三国 魏 嵇康 《秀才答》诗之四:“感寤长怀,能不永思。”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

(2).犹永归。谓一去不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寂漻无声,肆乎永归。”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怀’亦‘归’,变文耳。”

寥廓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