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饮客

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赠饮客原文

鄙性不嗜饮,不知酒中乐。

古人能闭关,此兴应可度。

形骸委物外,宠利安能薄。

何为攘臂人,喧卑同燕雀。

朝挥百神王,夕引群忧涸。

畴昔二三公,逃死向杯杓。

我乐不在是,陶然造冲漠。

子当剧醉时,相访南山脚。

诗词问答

问:赠饮客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赠饮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药韵

2. 原作馀,据四库本改

参考注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闭关

(1) 封闭关口,比喻不与外界交往

闭关锁国

(2) 佛教中指僧人独居,一个人专心修炼佛法,与外界隔绝,满一定期限后再外出

形骸

形体(多指人的)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宠利

恩宠与利禄。《书·太甲下》:“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於休。”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在家者能孝而恭,在官者能廉而慎,临之以患难而能不变,邀之以宠利而能不回。” 清 侯方域 《于谦论》:“谓 谦 非社稷臣可也,谓之非社稷功而杀之则不可。功成矣,无以宠利居焉之谓道,惜乎 谦 未闻也。”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攘臂

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奋

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史记·苏秦列传》

攘臂高呼

喧卑

(1).喧闹低下。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

(2).借指人世间。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

(3).指杂乱低下的地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逢》:“观 逢 恃才怠傲,耻在喧卑,而喋喋唇齿,亦犹恶醉而强酒也。”

燕雀

(1) 一种颜色鲜明的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繁殖在亚洲和欧洲北部,冬季向南迁徙,常作为笼鸟

(2) 燕和雀,比喻微贱或器量志向小的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弃燕雀之小志。——丘迟《与陈伯之书》

神王

谓精神旺盛。王,通“ 旺 ”。语出《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成玄英 疏:“心神长王,志气盈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司马太傅 府多名士,一时儁异。 庾文康 云:‘见 子嵩 在其中,常自神王。’” 唐 白居易 《宣州试中正鹄赋》:“必气盈而神王,寧心讋而力疲。”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懒倦欲睡时,诵子小文及小词,亦觉神王。”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二章三:“《投笔空回》(第六出)《夷邦酹月》(第十五出)等等,尤为慷慨激昂,读之令人神王。”参见“ 神旺 ”。

佛教指护法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王欲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诸国王、天龙、神王,各得少许。”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什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珠缨大士,登护法之筵;金杵神王,夹降魔之座。” 唐 元稹 《度门寺》诗:“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衝。”

畴昔

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逃死

逃避灾祸或致死的危险。《国语·楚语下》:“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夏馥》:“一人逃死,祸及万家。”《明史·申佳胤传》:“君父有难,焉逃死?”

杯杓

亦作“ 杯勺 ”。亦作“桮杓”。亦作“桮勺”。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入谢,曰:‘ 沛公 不胜桮杓,不能辞。’”《汉书·息夫躬传》:“ 霍显 之谋,将行於杯杓; 荆軻 之变,必起於幃幄。”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清 曹寅 《月凉茗饮歌》:“天人之粮不多得,桮勺未可驱尘嚣。”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陶然

闲适欢乐的样子

冲漠

亦作“冲漠”。虚寂恬静。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 宋 梅尧臣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诗:“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公以高蹈闻四方,贤愚少长,莫不仰其风,观其摆落世纷,悽心於冲漠之境,始终四十年。”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东坡 与 陶 气质不类,故集中《效陶》、《和陶》诸作,真率处似之,冲漠处不及也。”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