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食不继戏作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春来食不继戏作原文

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
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诗词问答

问:春来食不继戏作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春来食不继戏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春来食不继戏作书法欣赏

陆游春来食不继戏作书法作品欣赏
春来食不继戏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穷阎

陋巷;穷人住的里巷。《荀子·儒效》:“虽隐於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贵道存也。” 杨倞 注:“穷阎,穷僻之处。阎,里门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广雅》曰:‘阎谓之衖。’穷阎即《论语》所云陋巷,非谓里门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结駟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 原宪 。”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度华厦而既爽,入穷阎而亦清。” 明 何景明 《苦寒行》之三:“嗟汝穷阎人,无衣当奈何!”参见“ 穷閭 ”。

负薪

(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礼记·曲礼下》:“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唐 杜甫 《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与 潮儿 方自后山负薪以归。”

(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负薪,期与相毕。”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为探 秦臺 意,岂命余负薪。” 王琦 汇解:“今将西适 秦 地,必将有所遇合,岂令余穷困无聊,而至於负薪自给乎?”

(3).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汉书·班固传上》:“採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李贤 注:“负薪,贱人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汉 所以彊者,躬行诚信,听諫纳贤,惠及负薪。”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唐村老人言》:“负薪能谈王道,正谓 允从 辈耶?”

(4).古代士自称疾病的谦辞。《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 弘 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太仓

(1).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清史稿·食货志一》:“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

(2).胃的别名。本以太仓喻胃,后径称胃为太仓。《灵枢经·胀论》:“胃者,太仓也。”《黄庭内景经·脾长》:“脾长一尺掩太仓。” 梁丘子 注:“太仓,胃也。”

饭颗

(1).指饭粒。 宋 黄庭坚 《演雅》诗:“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伯劳饶舌世不问,鸚鵡纔言便关鏁。”

(2).见“ 饭颗山 ”。

吟诗

(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乞食

乞讨食物

牺象

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 郑玄 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杜预 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 孔颖达 疏:“ 郑众 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 阮諶 《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 王肃 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 魏 太和 中, 青州 掘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然也。”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朱而蓝之,犹足为器。” 明 杨珽 《龙膏记·起衅》:“南衙北府无相抗,怎把干戈暗藏牺象。”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断木

(1).截断木材或树木。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断木为棋,梡革为鞠,亦皆有法焉。”

(2).锯断之木;片段之木。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古人覩道上之遗簪,为之泣涕;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

(3).啄木鸟。 宋 梅尧臣 《彼鴷吟》:“断木喙虽长,不啄栢与松。松栢本坚直,中心无蠧虫。”

底处

何处。 宋 杨万里 《山云》诗:“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 金 吴激 《风流子》词:“书剑忆游梁,当时事,底处不堪伤。”

穷鳞

失水之鱼。比喻处在困境的人。 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诗:“好音怜鎩羽,濡沫慰穷鳞。” 宋 陈师道 《寄单州张朝请》诗:“闻説监河收贷粟,定倾东海活穷鳞。”

大冠

(1).武冠。《战国策·齐策六》:“﹝ 田单 ﹞遂攻 狄 ,三月而不克之也。 齐 婴儿謡曰:‘大冠若箕,脩剑拄颐。攻 狄 不能,下垒枯丘。’”《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见 光武 絳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復为之’,乃稍自安。” 李贤 注引 董巴 《舆服志》曰:“大冠者,谓武冠,武官冠之。”

(2).高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梁 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 明 刘基 《卖柑者言》:“峩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 伊 皋 之业耶?”

长剑

(1).锋刃较长的剑。《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后汉书·宦者传序》:“高冠长剑,紆朱怀金者,布满宫闈。” 元 虞集 《苏武慢·和冯尊师》词:“老矣 浮丘 ,赋诗明月,千仞碧天长剑。”

(2).比喻怀才不遇。用 冯谖 弹铗故事。 唐 高适 《自蓟北归》诗:“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诗:“长剑復归来,相逢 洛阳 陌。”参见“ 弹2鋏 ”。

看好

(1) 以为前景不错或希望较大

股市仍然看好

(2) 看重

许多名家都看好她

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一幅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 唐 李贤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綾锦裙襦,上施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缜菜示德逢》诗:“ 陶 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朱子语类》卷一○六:“只以一幅纸,截作三片。”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宋 陆游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诗:“接罗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鳧鷖轻。”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一幅秋光舒復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