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时城上乐字韵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和君时城上乐字韵原文

吾衰寡所欣,惟子足与乐。

爱君凌云气,更老更充扩。

危城纵登眺,万里见澄廓。

中林韵秋风,往往中宫角。

琼液白玉浆,十分许君酌。

是非等毫发,未足烦商搉。

贪徇终不还,彼哉世人错。

诗词问答

问:和君时城上乐字韵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和君时城上乐字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六部

参考注释

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更老

三老五更的省称。《文选·潘岳<闲居赋>》:“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 李善 注:“养三老五更,所以崇年也。” 明 陈子龙 《封给谏姚公八十寿序》:“新天子中兴 江 左,敷求耆硕,以备更老。”

充扩

扩充,开拓。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拾遗》:“与天子争是非,恢宏事业;为人材别衺正,充扩初心。”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若根脚坚牢,眼目精利,泛取读之,亦足充扩襟灵,赞助笔力。”

危城

将被攻破之城。《荀子·议兵》:“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 晋 潘岳 《关中诗》:“重围克解,危城载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今 霍集占 困守危城,食力已尽,必不坐而待缚。”

登眺

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澄廓

(1).清明辽阔。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阴云四霽,万里澄廓。”

(2).犹言澄清,明辨。 唐 颜师古 《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悠悠千载,莫能澄廓。”

中林

林野。《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毛 传:“中林,林中。” 马瑞辰 通释:“《尔雅》:‘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犹云中野。” 三国 蜀 诸葛亮 《宅铭》:“迹逸中林,神凝巖端。” 唐 白居易 《及第后忆旧山》诗:“偶献《子虚》登上席,却吟《招隐》忆中林。” 明 宋登春 《秋日野望》诗:“听鸟中林性,看云故国心。”

秋风

秋天的风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宫角

(1).古代五音中的宫音和角音。《南齐书·乐志》:“时奏宫角,杂以徵羽。”

(2).指代乐音。 宋 曾巩 《八月二十九日小饮》诗:“筝匏出人指,邐迤奋宫角。”

琼液

(1).道教所谓的玉液。服之长生。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2).指美酒。 唐 温庭筠 《兰塘词》:“东沟繘繘劳迴首,欲寄一杯琼液酒。” 元 王沂 《次吴彦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蠙珠看欲湿,琼液饮还醺。” 清 汪懋麟 《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词:“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觴琼液。”

(3).指其他嘉美液汁。 晋 郭璞 《蜜蜂赋》:“吮琼液於悬峯,吸赮津於晨景。”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白玉浆

生栗汁的美称。 宋 苏辙 《服栗》诗:“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説晨兴晚,二嚥徐收白玉浆。”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栗》:“栗生食,可治腰脚不遂。”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毫发

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

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毫发不爽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商搉

亦作“ 商榷 ”。商讨;斟酌。《文选·左思<吴都赋>》:“剖判庶士,商搉万俗。” 刘逵 注:“《广雅》曰:商,度也;搉,粗略也。言商度其粗略。”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搉。” 清 黄遵宪 《寄和周朗山》:“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四二年七月》:“遂与彼辈曾至 苏家桥 者商榷,成一新路单。”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