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式原文
到处久南望,未知何日回。寄书频到海,得梦忽闻雷。
岭日当秋暗,蛮花近腊开。
白身居瘴疠,谁不惜君才。
诗词问答
问:寄卢式的作者是谁?答:项斯
问:寄卢式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卢式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项斯的名句有哪些?答:项斯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54-32
参考注释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闻雷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 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 备 因谓 操 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説破英雄惊 *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蛮花
蛮地的花。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 宋 王安石 《溯栰》诗:“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 明 徐渭 《扶桑花》诗之一:“忆别 汤江 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二:“蛋户惊妆靨,蛮花照泪痕。”
白身
(1).白色的身躯。
(2).光身;赤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二更后,月明如昼,砌虫唧唧,夜气清凉,闻院内履声藉藉。公子白身起,穴窗外窥,隐隐见一少男一 * ,对坐花臺畔。”
(3).即白身人。 唐 徐凝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诗:“一生所遇唯 元 白 ,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壬:“ 令狐楚 为 桂府 白身判官,七八年奏官不下。” 元 张可久 《柳营曲·又答》曲:“念我白身,误却青春。”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知他有着荷衣分,知他是依旧白身。”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白身》:“ 唐 时节度幕职多自辟署,歷久乃奏官於朝。白身者,所谓版授,未通朝籍。”参见“ 白身人 ”。
(4).特指罢官者的身份。 清 钱谦益 《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诗之四:“碁局方阑睡正浓,白身仍作旧 吴 儂。”
瘴疠
亦作“ 瘴厉 ”。1.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北史·柳述传》:“ 述 在 龙川 数年,復徙 寧越 ,遇瘴癘死。”《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未几,瘴癘疾作,帝命尚医诊视,遣近臣临议用药。” 清 钱谦益 《继妻江氏》:“哀矣流人……六年瘴癘,初何意于生还。” 苏曼殊 《绛纱记》:“相传山神下降,祭之终年可免瘴癘。”
(2).指瘴气。 唐 杜甫 《闷》诗:“瘴癘浮三 蜀 ,风云暗百蛮。”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他到任月餘,躭着疾病,多应是少年的人,不禁瘴厉侵染之故。” 明 徐渭 《梅赋》:“风颷撼之而不动,瘴癘攻之而罔颠。”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久旱的泥土上从垃圾堆里、野草丛里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闷热的瘴疠气味,不住地向 柏堂 的鼻子管里吹扑。”
不惜
(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