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子约见赠

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次韵答李子约见赠原文

江县山奇水亦清,古今贤宰继声名。
施为岂厌地闲僻,学行久推君老成。
桂籍掇科论世契,锦囊留句荷交情。
当年入洛多英俊,文彩谁如陆士衡。

诗词问答

问:次韵答李子约见赠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次韵答李子约见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名句大全

孔武仲次韵答李子约见赠书法欣赏

孔武仲次韵答李子约见赠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答李子约见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奇水

谓无云而降之雨。 宋 陶穀 《清异录·奇水》:“雨无云而降,非龙而作,号为奇水。”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贤宰

(1).贤明的宰相。《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陈蕃 、 杨秉 处称贤宰, 皇甫 、 张 、 段 出号名将。”《说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贤相亦可谓之贤宰。《左雄传论》曰: 陈蕃 、 杨秉 世称贤宰。”

(2).贤明的地方长官。 唐 张说 《至尉氏》诗:“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寄书》:“因接恩官辞梓里,为因贤宰出都门。”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张耦韩宰灵宝》诗:“神明世合推贤宰,悃愊君能復古风。”

继声

(1).犹曼声。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珠以编次,歌有继声;美绵绵而不絶,状纍纍以相成。”

(2).谓承接前人诗文之作。 清 吴锡麒 《折桂令·题枫江渔父图》曲序:“因即効其体为之。以为继声,则余不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章实斋修志体裁之善》:“ 刘子元 《史通》一编,独擅千古,斯人( 章实斋 )可谓继声矣。”

施为

(1) 指所进行的行动

不得妄自施为

(2) 进行某种行动

不敢施为

厌地

见“ 厌的 ”。

闲僻

亦作“闲僻”。清静偏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敕批云:‘卿立庙之时,此地闲僻;今傍江修筑,举国胜游。与卿思之,深避喧杂,事资改作。’” 宋 王安石 《韩持国见访》诗:“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治民岂吾能,闲僻庶可偷。”

学行

学问品行。《后汉书·儒林传下·锺兴》:“ 恭 ( 丁恭 )荐 兴 学行高明, 光武 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陈书·姚察传》:“闻 姚察 学行,当今无比。”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曾大父讳 重桂 ,乡贡进士,有学行,学者尊之曰 介轩先生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政总裁先后甄拔得人》:“ 诸城 竇东皋 先生 光鼐 ,学行深纯。”

老成

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幼年丧父使他变得少年老成

桂籍

科举登第人员的名籍。 宋 徐铉 《庐陵别朱观先辈》诗:“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宋史·外国传三·高丽》:“陛下以其万里辞家,十年观国,俾登名於桂籍,仍命秩於芸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尔读圣贤书,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挂名桂籍耶。”参见“ 桂林一枝 ”。

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留句

留题诗文。 宋 苏轼 《游三游洞》诗:“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

交情

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情谊

老交情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英俊

(1) 才智过人的

英俊青年

(2) 容貌俊秀又有风度的

英俊的小伙子

文彩

(1).艳丽而错杂的色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蜀 人织锦初成,必濯於江水,然后文綵焕发。”

(2).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史记·货殖列传》:“ 齐 带山河,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鱼盐。”《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兄弟皆篤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綵。”参见“ 文采 ”。

见“ 文采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