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晦徐监丞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送仲晦徐监丞原文

曩岁屡嗟萧补郡,此行稍喜□居中。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遥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间拾穗翁。

诗词问答

问:送仲晦徐监丞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送仲晦徐监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曩岁

往年。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卷二:“太常少卿 陈公 希亮 ,曩岁刺 宿州 厅事,后门常扃钥。”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溯曩岁盖簪之盛,既皆睽迸。”

居中

(1) 犹居间,指在一定范围中间;在双方中间(调解)

(2) 置于中间,指位置处于正中;在当中

小标题一律居中

清议

公正的议论

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南史·宋武帝纪》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泽宫

古代习射取士之所。《周礼·夏官·司弓矢》“泽共射椹质之弓矢”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泽,泽宫也,所以习射选士之处也。”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扬袂入泽宫,鵠心一箭中。” 清 钱谦益 《顺义县知县张国纲授文林郎》诗:“升叙泽宫,綰符赤县。”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淹中

(1). 春秋 鲁国 里名。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 。古文《礼经》所出之处。《汉书·艺文志》:“《礼古经》者,出於 鲁 淹中 。”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里名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三:“曩将 奄 宅证 淹中 ,肃肃微言謦欬逢。”

(2).借指儒家学术中心。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於时 淹中 、 稷下 之生, 金华 、 石渠 之士,莫不过衢樽而挹多少,见斗极而晓西东。”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冬《礼》春《诗》之化,再造双 川 ; 淹中 、 稷下 之风,一匡三 蜀 。” 唐 皇甫冉 《闲居作》诗:“学谢 淹中 术,诗无 鄴下 名。”

(3).深广中正。《宋书·谢景仁传》:“其器体淹中,情寄实重。”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