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

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原文

萧寺相从三十日,知君有画未曾窥。
烟云过眼不收去,恰似凭栏立久时。

诗词问答

问: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赵蕃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书法欣赏

赵蕃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萧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烟云过眼

亦作“烟云过眼”。语出 宋 苏轼 《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復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后用以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视。亦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宋 赵蕃 《观祝少林所藏画》诗:“烟云过眼还收去,怯似凭栏久立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余於器玩,不甚留意,后为人取去,烟云过眼矣。” 清 黄景仁 《小除日经厂市见王叔明画爱不克购归以志懊》诗:“烟云过眼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

收去

没收销毁。《史记·李斯列传》:“ 始皇 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凭栏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久时

多时,长时间。《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胜於瓦师,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