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叹

作者:黄宏 朝代:宋代

书叹原文

文章关气运,要与理乱符。
谁知周赧末,犹胜秦皇初。
向来五星聚,奎躔遂华敷。
南北起周召,东西拟欧苏。
岂惟一时盛,万世垂楷模。
我虽季世产,闻道端不诬。
岂有苍精剑,铸自1~1烧叶炉。
岂有轩辕鼎,散入蛮娘沽。
久幽世或有,速售理则无。
夕阳淡茅坞,荒烟正模糊。

诗词问答

问:书叹的作者是谁?答:黄宏
问:书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宏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宏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气运

命运;气数

理乱

(1) 治与乱

理乱对立

(2) 治理整顿纷乱

拨正理乱

秦皇

指 秦始皇 。 汉 班彪 《王命论》:“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问 《游泰山》诗:“ 秦皇 憺威灵, 茂陵 亦雄材。”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五星聚

即五星连珠。《宋书·天文志三》:“今案遗文所存,五星聚者有三: 周 汉 以王, 齐 以霸。 周 将伐 殷 ,五星聚房。 齐桓 将霸,五星聚箕。 汉高 入 秦 五星聚东井。 齐 则永终侯伯,卒无更纪之事。是则五星聚有不易行者矣。” 唐 王珪 《咏汉高祖》:“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周召

亦作“ 周邵 ”。 周成王 时共同辅政的 周公 旦 和 召公 奭 的并称。两人分 陕 而治,皆有美政。《礼记·乐记》:“武乱皆坐, 周 召 之治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王逸 注:“ 周 , 周公 旦 也; 邵 , 邵公 奭 也。” 唐 张说 《诏宴薛王山池序》:“《二南》迈 周 召 之风,百辟形金石之咏者也。” 清 金农 《怀甬东邢十九叔秋试》诗之二:“白头未嫁守家机, 周 召 餘风好发挥。”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欧苏

宋 散文大家 欧阳修 和 苏轼 的并称。 金 王若虚 《送吕鹏举赴举序》:“故必探《语》《孟》之渊源,擷 欧 苏 之菁英。”

惟一

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这是我惟一的选择

万世

很多世代;年代久远

万世师表

楷模

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后汉书·卢植传》

以雷锋为楷模教育学生

世产

世代相传的产业。《清史稿·食货志一》:“﹝ 嘉庆 ﹞九年, 松筠 因言照 锡伯营 屯种例,分畀旗兵地亩,各使自耕,永为世产。”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不诬

不妄;不假。《礼记·表记》:“是故君有责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禄不诬。” 孔颖达 疏:“以其言善乃受禄,是受禄不诬罔也。”《后汉书·杜林传论》:“ 杜林 行义,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诬矣。” 明 文徵明 《题李西台千文》:“今观此书,信不诬也。”

轩辕鼎

古代传说中 黄帝 制造的鼎。事见《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 宋 王禹偁 《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移典 维扬 日望还,轩辕鼎成飞上天。”后因称道教炼丹炉。 元 柳贯 《浦阳十咏·昭灵仙迹》:“因山不启轩辕鼎,化石犹联婺女星。” 元 虞集 《步虚词》之三:“鍊丹轩辕鼎,濯景 崑仑 池。”

蛮娘

指南方青年妇女。 唐 李贺 《湘妃》诗:“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緑泪花红。” 明 徐渭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三:“篋茜奩螺取次将,长红大翠儘蛮娘。” 清 陈维崧 《竹枝·粤东词》:“番君庙后鷓鴣飞,素馨花落蛮娘归。”

理则

(1).即逻辑。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然则逻辑究为何物?当译以何名而后妥……吾以为当译之为‘理则’者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学者之对于理则之学,则大都如 陶渊明 之读书,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则。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尽管是怎样的个人主义者,一个人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社会而生存,故论到国家社会的理则时,便很容易流露其个人主义的本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庄子 认为……﹝道体﹞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则,连神、鬼都是从它生出来的。”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荒烟

弥漫的烟雾

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模糊

(1) 轮廓模糊不清

模糊人影

(2) 强调难以辨认

字迹已经模糊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