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醉落魄/一斛珠原文

铜彝绣箔。
风流不到临春阁。
婆娑清影来岩壑。
梅魄兰魂,香染九秋萼。
蕊仙拥下青瑶幕。
粟肌透入黄金约。
有人奚酉逢鱼摸。
欲插还羞,重把鬓云掠。

诗词问答

问:醉落魄/一斛珠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醉落魄/一斛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醉落魄/一斛珠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岳珂醉落魄/一斛珠书法欣赏

岳珂醉落魄/一斛珠书法作品欣赏
醉落魄/一斛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到临

到来;来临。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夜告诉人们说,它已经到临了。”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三:“每当贺客到临,乐师们便一齐吹打起来。”

春阁

犹春闺。 宋 苏轼 《浣溪沙·春情》词:“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緑鬟倾。”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清影

清朗的光影;月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之二:“亙壑躡丹虹,排云弄清影。” 宋 张先 《相思儿令》词:“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其( 杨咏泰 )诗云:‘……书完含笑顾清影,一刻千秋此俄顷。携儿挈女完所天,长别金闺藏金井。’”

岩壑

(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九秋

(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

(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

(3).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古称思妇,已歷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梦,一夜西风满地霜。”

(4).曲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青瑶

(1).青玉。 晋 王嘉 《拾遗记·瀛洲》:“﹝ 瀛洲 ﹞有金峦之观……刻黑玉为乌,以水精为月,青瑶为蟾兔。” 唐 陈标 《焦桐树》诗:“若使琢磨徽白玉,便来风律軫青瑶。”

(2).青石的美称。 唐 李益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仙人古石坛,苔遶青瑶局。”

(3).喻碧峰。 宋 杨万里 《阊门外登溪船》诗之二:“上得船来恰对山,一山顷刻变多般:初堆翠被百千摺,忽拔青瑶三两竿。”

黄金约

形容极有信用的期约。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参见“ 一诺千金 ”。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鬓云

形容妇女鬓发美如乌云。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鬢云欲度香腮雪。” 宋 苏轼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词:“筝声远,鬢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蚕未成时叶已无,髩云撩乱粉痕枯。” 清 严允肇 《观绳妓作》诗:“燕釵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髩云緑。” 清 厉鹗 《中秋夜感旧》诗:“折得秋花香在手,鬢云犹记一枝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