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诜还江东(一作送太常元博士归润州)

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

原文

过江秋色在,诗兴与归心。
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
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寻。

诗词问答

问:《送元诜还江东(一作送太常元博士归润州)》的作者是谁?答:韩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韩翃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翃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44_17

参考注释

过江

(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

(2).指代 东晋 。 清 沉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之一:“过 江 名义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孙。”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诗兴

做诗的兴致

诗兴大发

这种奇景,古时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海市》

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客路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橘林

(1).古 蜀 名园。 汉 扬雄 《蜀都赋》:“西有 盐泉 、 铁冶 、 橘林 、 铜陵 。”《宋书·谢灵运传》:“至若 凤 丛 二臺, 云梦 、 青丘 、 漳渠 、 淇园 、 橘林 、 长洲 ,虽千乘之珍苑,孰嘉遁之所游。”原注:“ 橘林 , 蜀 之园林。”

(2).橘树林。 唐 韩翃 《送元詵还江东》诗:“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

当昼

白天。 唐 储光羲 《喫茗粥作》诗:“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唐 韩愈 《庭楸》诗:“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山翠

翠绿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维 《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是时春空霽,山翠争便娟。”

华阳洞

传说中神仙所居的洞府。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华阳洞小儿化为龙》:“ 茅山 隐士 吴绰 ,素擅洁誉。 神凤 初因採药於 华阳洞 口,见一小儿,手把大珠三颗,其色莹然,戏於松下。 绰 见之……儿犇忙入洞中, 绰 恐为虎所害,遂连呼,相从入,欲救之,行不三十步,见儿化作龙形,一手握三珠,填左耳中。 绰 素刚胆,以药斧斸之,落左耳,而三珠已失所在,龙亦不见。” 唐 韩愈 《答道士寄树鸡》诗:“烦君自入 华阳洞 ,直割乖龙左耳来。”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碧霄何路得相逢,不知他日 华阳洞 ,更隔 蓬山 几万重。”

寒花

亦作“ 寒华 ”。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晋 张协 《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唐 李颀 《送李回》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明 汤潜 《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