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又和)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贺新郎(又和)原文

碧海成桑野。
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
自是三山颜色好,更著雨婚烟嫁。
料未必、龙眠能画。
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
须进酒,为陶写。
回头鸥鹭瓢泉社。
莫吟诗、莫抛尊酒,是吾盟也。
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
但记得、灞陵呵夜。
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蝉噪也,绿阴夏。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又和)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贺新郎(又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新郎(又和)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辛弃疾贺新郎(又和)书法欣赏

辛弃疾贺新郎(又和)书法作品欣赏
贺新郎(又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碧海

碧蓝色的海

桑野

(1).植桑的田野。《诗·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商 之始也,有神女 简狄 ,游於桑野。” 唐 孟浩然 《田家元日》诗:“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2).八紘之一。古代指东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邱,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参见“ 八紘 ”。

(3).地名。即 桑林 。 殷汤 祷雨处。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昔 殷 祷於 桑野 兮,霖一夕而滂沛。”参见“ 桑林 ”。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平陆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龙眠

(1). 宋 代著名画家 李公麟 的别号。 公麟 致仕后,归老于 龙眠山 ,自号 龙眠居士 。 宋 苏轼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诗之一:“ 龙眠 独识慇懃处,画山阳关意外声!” 元 马臻 《题<唐十八学士图>》诗:“后有 龙眠 传此本,礼乐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观音大士赞》:“真者有两,画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龙眠 ,合两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归隐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张文和公风鸢诗》:“ 文端 则赐金归老,颐志龙眠,安虑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与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 黄 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而 李伯时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来鼎彝之类为《考古图》。又有 李元中 ,字画之工,追踪 钟 王 。时号 龙眠 三 李 。” 清 蒋士铨 《第二碑·赓韵》:“﹝小生﹞姓 阮 名 剑彩 字 斗墟 , 楚 中 汉阳 人也。 龙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幼妇

少女。借指“妙”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齏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参见“ 幼妇碑 ”。

诸君

(1) 各位

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诸君无意则已。

妙手

技能高超的人

进酒

斟酒劝饮;敬酒

陶写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或者做个词章,也可以陶写自己的性情。”

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吟诗

(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尊酒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忘却

不记得;忘记

沧浪亭

江苏省 苏州市 名园之一。原为 五代 吴越 广陵王 钱元璙 的花园,后归 宋 苏舜钦 。 舜钦 在园内建亭曰“沧浪”,遂因亭名园。后又为 韩世忠 所有,俗称 韩王园 。园内假山起伏,古木葱茏,径幽水曲,颇具一格。 元 陈孚 《平江》诗:“ 沧浪亭 下望 姑苏 ,千尺飞桥接 太湖 。”参阅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园策》。

记得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灞陵

古地名。本作 霸陵 。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 汉文帝 葬于此,故称。 三国 魏 改名 霸城 , 北周 建德 二年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岂知 灞陵 夜猎,犹是故时将军。” 唐 李白 《忆秦娥》词:“ 秦 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 伤别。” 宋 晁补之 《永遇乐·东皋寓居》词:“只愁恐轻鞍犯夜, 灞陵 旧路。” 清 钱谦益 《燕市别惠房二老》诗:“龙汉劫中期后会, 灞陵 回首重依然。”

我辈

我等,我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即使竭力调和,也只能煮个半熟。”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文字饮

谓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长安 众富儿,盘饌罗羶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宋 王十朋 《与郑时敏登楼把酒》诗:“千里相从文字饮,不辞费尽杖头钱。”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饮量》:“ 蒲城 今日风气远不如昔,不但谈艺无人,即豪饮者亦少,文字饮更不待言。”

壮怀

豪壮的胸怀。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明 张煌言 《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 清 龚自珍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激烈

(1)

(2) 剧烈

激烈争辩

(3) 声音高亢激昂;激越

激烈的演说

蝉噪

(1).蝉声喧聒。 南朝 梁 王籍 《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唐 皮日休 陆龟蒙 《开元寺避暑联句》:“静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鷺沉。”

(2).讥讽诗文多浮辞滥调,无病呻吟。 唐 韩愈 《荐士》诗:“ 齐 梁 及 陈 隋 ,众作等蝉噪。”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卷轴纷牛毛,题咏乱蝉噪。”

阴夏

向北背阳的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隐阴夏以中处,霐寥窲以峥嶸。” 李善 注:“阴夏,向北之殿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