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作者:林逋 朝代:宋代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原文

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
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
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
按部既优游,时此振衣襟。
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
飘颻白猿声,答我雅正吟。
经台复丹井,扪萝常遍临。
鹤盖青霞映,玉趾苍苔侵。
温颜煦槁木,真性驯幽禽。
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
洒翰嶙峋壁,返驾旃檀林。
回睨窣堵峰,天半千万寻。

诗词问答

问: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的作者是谁?答:林逋
问: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逋的名句有哪些?答:林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壑

山谷。《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 槃瓠 子女﹞好入山壑,不乐平旷。”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淫声乱耳,未足入听,方追山壑,永弄林泉。”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 阮章竞 《牧羊儿》诗:“放羊儿出山壑,饮羊儿,下 漳河 。”

相合

(1).彼此一致;相符。《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 升 少好学,多关览,而任情不羈。其意相合者,则倾身结交,不问穷贱。”《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太守见説话与二人相合,已知是 陆五汉 所为。”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听说衙门口有那么多人头,还有一大串人耳朵,正与我爸爸平时为我说到的杀长毛的故事相合。”

(2).会合;集中。《元典章·兵部三·站赤》:“不紧的使臣每教水路里相合回去。”

暮生

父亲死后才出生。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三:“脱口骂了我一声:‘你这暮生的孩子!’”

松门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

(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荻岸如秋水, 松门 似画图。” 仇兆鳌 注:“《十道志》:‘ 松门峡 ,在 夔州 。’”

虚籁

(1).空寂无声。《文选·谢庄<月赋>》:“声林虚籟,沦池灭波。” 吕延济 注:“谓风止林籟虚而不鸣。”

(2).指风。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阴壑生虚籟,月林散清影。” 杨伦 笺注:“虚籟谓风也。” 唐 唐彦谦 《咏竹》:“醉卧凉阴沁骨清,石牀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籟,误听风声是雨声。”

瑶琴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緑綺之号。”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举目

抬眼看

举目四望

倾耳

谓侧着耳朵静听。《史记·淮阴侯列传》:“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唐 章碣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 叶圣陶 《穷愁》:“老母倾耳 阿松 榻,微闻转侧。”

百虑

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 唐 杜甫 《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明 刘基 《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 清 吴嘉纪 《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按部

(1).按照部类。 汉 王粲 《浮淮赋》:“羣师按部,左右就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若夫善奕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 唐 刘祎之 《酬郑沁州》诗:“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2).带领部属。《东观汉记·祭遵传》:“将军连年拒难,众兵即却,復独按部,功劳烂然。”

(3).巡视部属。《新唐书·令狐峘传》:“ 齐映 为 江西 观察使,按部及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梁尚书》:“ 鄢陵 梁尚书 官 陕西 ,一日,按部 河州 ,有通官四人迎於道左。”

优游

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振衣

抖衣去尘,整衣。《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去尘秽也。” 晋 陆机 《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出起盥櫛,振衣入道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急起篝灯,振衣冥索。”

泓澄

见“ 泓澄 ”。

亦作“ 泓澂 ”。1.水深而清。 晋 左思 《吴都赋》:“泓澄奫潫,澒溶沅瀁。” 南朝 梁简文帝 《玩汉水》诗:“杂色 崑崙 水,泓澄 龙首渠 。”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 江西 龙兴 市心,有一方池临街,緑水泓澂,名曰 洗马池 。”

(2).指清澈的水。 宋 王禹偁 《与方演寺丞觅盆池》诗:“涵星冰月无池沼,请致泓澄数斛盆。”

冷泉

(1).清凉的泉水。 南朝 梁 萧统 《答晋安王书》:“冷泉石镜,一见何必胜於传闻。”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下, 唐 元英 建亭其上,名叫 冷泉亭 。 唐 徐夤 《游灵隐天竺二寺》诗:“ 丹井 冷泉 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宋 赵汝茪 《汉宫春》词:“慢赢得、秋声两耳, 冷泉亭 下骑驴。”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送恽南田之钱塘并柬毛稚黄》词:“犹记 冷泉亭 上,百道跳珠喷雪,飞瀑掛杉松。”

清旷

(1) 清静空阔

田野清旷

(2) 清爽;开朗

耳目清旷

白猿

(1).亦作“ 白猨 ”、“ 白蝯 ”。白毛的猿。《山海经·南山经》:“ 堂庭之山 ,多棪木,多白猿。”《淮南子·说山训》:“ 楚王 有白蝯,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晋书·张载传》:“白猨玄豹,藏于灵槛。”

(2).指 白猿公 。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受书 黄石 ,意在王者之图;挥剑 白猿 ,心存霸国之用。” 唐 李白 《中丞宋公军次寻阳》诗:“ 白猿 慙剑术, 黄石 借兵符。”参见“ 白猿公 ”。

雅正

(1) 规范的

(2) 典雅方正

(3) 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经台

用于讽诵佛经的平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面南岭,建经臺;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立禪室;临浚流,列僧房。” 清 董国华 《忆旧游·秋寺》词:“凄然经臺静,嘆莲花香老,冷到 * 。”

丹井

(1).丹石之井。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唐 顾况 《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 许椽 仙居丹井在, 谢公 游策碧云深。”

扪萝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鹤盖

形如飞鹤的车盖。语本 汉 刘桢 《鲁都赋》:“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 唐 骆宾王 《上廉察使启》:“故得龙綍垂光,戢两星而开照;鹤盖浮影,翼五云以连阴。” 清 钱谦益 《题画寄王侍御五计韵·雀罗》:“鹤盖阴方散, 龙门 阪遂虚。”

青霞

(1).犹青云。 南朝 梁武帝 《直石头》诗:“翠壁絳霄际,丹楼青霞上。”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2).喻高远。《文选·江淹<恨赋>》:“鬱青霞之奇意,入脩夜之不暘。” 李善 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 清 黄景仁 《送余伯扶之太原序》:“然而抗志青霞,每塌秋风之翅。”

(3).引申指高人雅士。 宋 曾巩 《百花堤》诗:“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

(4).喻隐居;修道。 唐 陈子昂 《暉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朝廷子入,期富贵于崇朝。林岭吾栖,学神仙而未毕。青霞路絶,朱紱途遥。” 宋 杨万里 《送王监簿民瞻南归》诗:“黄纸苦催得高卧,青霞成癖谁能那。”

(5).引申为隐居、修道之所。 明 宋濂 《哭王架阁辞》:“俟君他日归休,御款段马,候君青霞白水间。”

(6).指佛家的禅房。 清 厉鹗 《同筠谷太虚上人游花坞诸精舍·精进林》诗:“敷坐是何处,苍雪围青霞。”

玉趾

(1).对人脚步的敬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於敝邑。”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 袁生 ,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宋 司马光 《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斋韩廷评维见过为诗谢之》:“如何枉玉趾,及门失相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2). * 如玉的脚。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裾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

苍苔

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温颜

(1).温和的面色。《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刘长卿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诗:“温颜风霜霽,喜气烟尘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旭亭家书》:“恒以谦抑自居,虽僕夫媪妇,必接之以温颜。” 叶圣陶 《隔膜·阿菊》:“女教师温颜附合道,‘果然伊数得对。’”

(2).指慈母。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诗之一:“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宋 曾巩 《八月二十九日小饮》诗:“温颜几杖适,弱质衣冠恪。”

槁木

已经死亡干枯的树木,形容毫无生气

心如槁木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五代蜀· 贯休《山居诗》

真性

(1) 真的

真性近视

(2) 本性;天性

颠倒困踣之极,乃得彻见真性。——明· 李贽《答马历山书》

幽禽

鸣声幽雅的禽鸟。 唐 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 陆游 《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高鶻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惠政

仁政,德政。《后汉书·庞参传》:“ 参 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名。” 唐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诗:“ 洛川 真气上, 重泉 惠政融。” 明 袁宏道 《王氏两节妇传》:“余友同门 王箕仲 ……初令 寧海 ,有惠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潘石舟 明府, 素心 女子之父也,作官有惠政,诗亦清逸。”

及物

(1)

(2) 表示由动作者或主语带给宾语动作的

(3) 包含有及物动词的形式的

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洒翰

犹洒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旧唐书·德宗纪论》:“加以天才秀茂,文思雕华。洒翰金鑾,无愧 淮南 之作。” 宋 陈郁 《话腴》:“偶洒翰於小白团扇,书七言十四字。”参见“ 洒笔 ”。

挥笔书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洒翰赠言终不许,援琴请尽奴衷素。”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返驾

车驾回驶;回归。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汉成帝 ﹞每乘舆返驾,以爱幸之姬宝衣珍食,捨於道傍,国人之穷老者皆歌‘万岁’。” 清 蒲松龄 《念奴娇·挽袁宣四》词:“返驾无朝,人道是,萌水松篱逝矣。”《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日将暮矣,余将返驾入城。”

旃檀

古书上指檀香

回睨

回头看。 唐 韩愈 《南山诗》:“旋归道迴睨,达枿壮復奏。”

窣堵

见“ 窣堵波 ”。

天半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