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享郊庙·禋郊

作者:张方平 朝代:宋代

上享郊庙·禋郊原文

回仗由黄道,鸣銮入翠宫。

忾思文武侑,诚与地天通。

登陛行裀彻,终祠坐幄空。

风云归绝域,星斗下遥穹。

壝际柴烟白,龛层烛焰红。

气祥书鲁观,福嘏萃尧躬。

海上鸡星动,楼前马队雄。

仆臣殊幸会,独得近重瞳。

诗词问答

问:上享郊庙·禋郊的作者是谁?答:张方平
问:上享郊庙·禋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上享郊庙·禋郊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张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方平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东韵

2. 并引状 庆历四年甲申十一月二十五日壬午冬至

参考注释

黄道

太阳每年在恒星之间的视轨迹,即地球轨道面与天球的相交线

鸣銮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鑾,容与徘徊。” 李善 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輅,以鑾和为节。 郑玄 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 注:“鑾,车上铃也。” 唐玄宗 《早渡蒲津关》诗:“鸣鑾下 蒲坂 ,飞旆入 秦中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元 王士熙 《次霍状元接驾韵》:“词苑恩波供染翰,秋风岁岁候鸣鑾。”

文武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与地

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地,法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事者以地” 唐 司马贞 索隐:“《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绝域

极其遥远的地方(多指国外)

愿从谷吉,效命绝域。——《后汉书·班超传》

星斗

星的总称

满天星斗

遥穹

遥远的天空。 清 杨潮观 《李卫公替龙行雨》:“则见的浓阴散,碧落高,那一搭归云犹露龙鳞绕,那一搭斜阳已映霞光好,那一搭遥穹渐送鸿飞杳。”

柴烟

柴禾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沉从文 《贵生》:“﹝ 贵生 ﹞半夜里一个人在溪沟里砍了十来条大鲤鱼,全用盐揉了,挂在灶头用柴烟熏得干干的。”

焰红

火红。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你这人太笨了,热火燃尽的冷灰,岂能载得你这焰红的情怀?”《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天边游荡着几缕焰红的云彩。”

福嘏

幸福。 宋 叶适 《宝婺观记》:“然而禬禳每效,福嘏频集,邦人奉承,无敢不肃,岂非地胜故耶!” 清 冯桂芬 《吴氏节孝祠记》:“卒之被恩荣,席福嘏。”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前马

在马前护卫或引导。《周礼·夏官·齐右》:“凡有牲事则前马。” 郑玄 注:“王见牲则拱而式,居马前却行备惊奔也。”《国语·越语上》:“然后卑事 夫差 ,宦士三百人於 吴 ,其身亲为 夫差 前马。” 韦昭 注:“前马,前驱,在马前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众惊曰:‘果我 岳公 也!’皆伏地请降,争为前马,导入帐中,手茶汤进。”

仆臣

(1).臣属;臣僚。《书·冏命》:“僕臣正,厥后克正;僕臣諛,厥后自圣。” 孔 传:“言僕臣皆正,则其君乃能正;僕臣諂諛,则其君乃自谓圣。”

(2).指太仆。

幸会

(1).幸运遇合。 南朝 宋 谢瞻 《於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唐 韩愈 《答张籍书》:“及聆其音声,按其辞气,则有愿交之志,因缘幸会,遂得所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不图夤缘幸会,获庇所天。”

(2).好时会,好时运。《魏书·陆俟传》:“臣等邀逢幸会,生遇昌辰。” 宋 曾巩 《襄州与交代孙欣启》:“惟事契之稠重,实愚冥之幸会。”

(3).敬辞。谓荣幸地会见。 唐 李商隐 《可叹》诗:“幸会东城宴未迴,年华忧共水相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坡 ]此是 琴操 ,如今就要为尼了。[ 佛 ]久闻久闻,幸会幸会!”《红楼梦》第一○九回:“近来因为园内人少,一个人轻易难出来,况且咱们这里的腰门常关着,所以这些日子不得见你。今儿幸会!”京剧《猎虎记》:“久仰二位英名,今日幸会了!”

独得

(1).只得到。《史记·儒林列传》:“ 秦 时焚书, 伏生 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汉 定, 伏生 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 齐 鲁 之间。”

(2).犹自在,自得。《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晋 孙绰 《太傅褚衮碑》:“穆然忘容,尘务不干其度;默尔独得,肤见莫测其奥。”《晋书·孝友传·孙晷》:“ 晷 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3).谓高超。《文选·左思<魏都赋>》:“荣操行之独得,超百王之庸庸。” 吕延济 注:“言 魏 主有让德,可谓美操高行,独得于此,超百王琐琐之道。”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和而有慨,异而不峻,渟心独得,标想千仞。”

(4).独特;独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此两个人是独得之见,谁人肯信。” 茅盾 《子夜》四:“他是在痛心他的独得之秘已经不成其为‘秘’。”

重瞳

(1).重瞳子。《史记·项羽本纪论》“吾闻之 周生 曰‘ 舜 目盖重瞳子’,又闻 项羽 亦重瞳子” 裴駰 集解引《尸子》:“ 舜 两眸子,是谓重瞳。”《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道场如讷禅师》:“师目有重瞳,手垂过膝。”

(2).泛指帝王的眼睛。 唐 李远 《赠写御真李长史》诗:“初分隆準山河秀,再点重瞳日月明。”《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应制诗是进御的,圣天子重瞳观览,还该要有些气象。”参见“ 重瞳子 ”。

(3).代称 虞舜 或 项羽 。(1)代称 舜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或言 尧 幽囚, 舜 野死, 九疑 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清 厉鹗 《一半儿·上虞百官江口舜庙》曲:“重瞳此地有遗苗,野庙空江玉座销。”(2)代称 项羽 。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二:“重瞳遗跡已冥冥, 戯马臺 前鬼火青。十丈黄楼临 泗水 ,行人犹説 霸王厅 。” 清 周龙藻 《大墙上蒿行》:“ 亚父 好竒策,终被重瞳误。”(3)比喻像 舜 一样的圣明天子。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杨大年 ﹞以诗貽馆中诸公曰:‘闻戴宫花满鬢红, 上林 丝管侍重瞳。’”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三策献重瞳,独占鰲头圣恩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