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元旦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甲辰元旦原文

自新由昔钦先甲,践阼而今逮五辰。

临莅久斯益滋惧,熙和值乃倍生寅。

穰穰茀禄崇三统,济济衣冠受万人。

累叶蒙庥诚富庶,所思风俗未还醇。

诗词问答

问:甲辰元旦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甲辰元旦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甲辰元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一

参考注释

自新

自此决心以新的面貌出现

改过自新

践阼

(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 孔颖达 疏:“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2).亦作“ 践胙 ”、“ 践祚 ”。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 恐天下闻 武王 崩而畔, 周公 乃践阼代 成王 摄行政当国。”《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晋书·刘颂传》:“ 武帝 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寃讼。”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及 仁宗 晏驾,皇子践阼,赏定策之功,以 韩公 为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 载垣 等身膺顾命,我皇上冲龄践阼,未能同心襄赞,竟敢跋扈不臣,其罪大恶极,莫此为甚。”《清史稿·圣祖纪三》:“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餘年,今年近七旬矣。”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五辰

古代谓五星分主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分属四时),故称四时为“五辰”。《书·皋陶谟》:“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孔 传:“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众功皆成。” 孔颖达 疏:“五行之时即四时也。” 黄生 《义府·五辰》:“五行之精,上为五星。五辰,即五星也。五行旺于四时,故谓四时为五辰。” 南朝 梁元帝 《请于州立学校表》:“抚五辰而建五长,播九德而导九州。”

临莅

亦作“ 临蒞 ”。来到、来临。旧多指皇帝即位理政。《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临莅天下,谓就天子之位。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吾临蒞五年,兵难骚动,未得休众息役,惠康士庶。” 宋 叶适 《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不然,则彼尝所临涖非不多,而获祠于民何其少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善禅机》:“临莅后,尝告近臣曰:‘朕欲治世法十载,然后开明释法。’”

见“ 临莅 ”。

熙和

(1) 和睦欢乐

(2) 暖和

熙和的天气

穰穰

1.丰熟貌。

茀禄

犹福禄。茀,通“ 福 ”。《诗·大雅·卷阿》:“茀禄尔康矣。” 郑玄 笺:“茀,福也。” 宋 王安石 《寿安县君王氏墓志铭》:“方大茀禄,以宜宠服。” 明 方孝孺 《姚贞妇赞》:“人曰孝子,茀禄是承。”

三统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的正朔。 夏 正建寅为人统, 商 正建丑为地统, 周 正建子为天统。亦谓之三正。《汉书·刘向传》:“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一曰天统,为 周 十一月建子为正,天始施之端也。二曰地统,谓 殷 以十二月建丑为正,地始化之端也。三曰人统,谓 夏 以十三月建寅为正,人始成立之端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布歷推策,仰测鸿濛,三统五纪,四分九宫,机智可尽,太虚无穷。”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古人於岁首,则有建子、建丑、建寅之别,谓之三统。”

(2).指三统历。《宋书·律历志上》:“﹝ 班固 ﹞又推九六,欲符 刘歆 《三统》之数,假託非类,以饰其説,皆 孟坚 之妄矣。”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神皇窅然,迺登 崑崙 之臺,修《三统》,观五始。”《清史稿·时宪志一》:“ 宣城 人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又博考《九执》、《回回术》,而折衷於新法,皆洞其原本,究其异同。”

济济

(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累叶

犹累世。《后汉书·耿弇传论》:“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 耿 氏累叶以功名自终。” 晋 左思 《吴都赋》:“虽累叶百叠,而富彊相继。” 唐 杨炯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连州跨郡,迈 陶 氏之隆基;开国承家,掩 张 门之累叶。” 清 吴伟业 《赠文园公》诗:“ 庐陵 忠孝两贤继,待詔声名累叶同。”

富庶

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标签:元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