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彭渊才谒陶渊明祠读崔鉴碑

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原文

武王既伐纣,乃不立微子。

虽有去恶仁,终失存商义。

夷齐不肯臣,甘作首阳死。

下视莽操辈,欺孤夺幼稚。

汗面亦戴天,特猴而冠耳。

桓公弄兵权,刘裕窃神器。

先生于此时,抽身良有以。

袖手归去来,诗眼饱山翠。

追还圣之清,太虚绝尘滓。

长恨千载心,断弦掩流水。

崔子果何人,赏音乃知此。

与君读此碑,相见一笑喜。

诗词问答

问:《同彭渊才谒陶渊明祠读崔鉴碑》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微子

(1). 周 代 宋国 的始祖。名 启 , 殷纣王 的庶兄,封于 微 (今 山东 梁山 西北)。因见 纣 * 将亡,数谏, 纣 不听,遂出走。 周武王 灭 商 ,复其官。 周公 承 成王 命诛 武庚 ,乃命 微子 统率 殷 族,奉其先祀,封于 宋 。《尚书》有《微子》篇。《论语·微子》:“ 微子 去之, 箕子 为之奴, 比干 諫而死。 孔子 曰:‘ 殷 有三仁焉。’”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是以 微子 去 商 ,长为 周 宾; 陈平 背 项 ,立功於 汉 。”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犇,表 微子 之去。”

(2).指 南朝 宋 谢弘微 。《宋书·谢弘微传》:“ 瞻 等才辞辩富, 弘微 每以约言服之, 混 特所敬贵,号曰 微子 。谓 瞻 等曰:‘汝诸人虽才义丰辩,未必皆愜众心,至於领会机赏,言约理要,故当与我共推 微子 。’”

(3).贱子。非正妻所生子。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杜荀鹤》:“ 荀鹤 ,字 彦之 , 牧 之微子也。 牧 会昌 末,自 齐安 移守 秋浦 时,妾有姙,出嫁 长林 乡士 杜筠 ,生 荀鹤 。”

(4).见“ 微子操 ”。

夷齐

伯夷 和 叔齐 的并称。《孔丛子·陈士义》:“ 夷 齐 无欲,虽 文 武 不能制。” 唐 李白 《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 夷 齐 事高洁。”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 臧 谷 共伤时。”参见“ 夷叔 ”。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首阳

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首阳 ,山名也。”《论语·季氏》:“ 伯夷 、 叔齐 ,饿于 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按, 首阳山 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 首阳山 在 河东 蒲坂 , 华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

下视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幼稚

(1) 年纪小

(2) 头脑简单

幼稚的想法

戴天

(1).立于天地之间。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北齐书·赵郡王叡传》:“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雪里归舟》:“正是相逢恨少鱼肠剑,羞与仇人共戴天。” 清 周亮工 《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蒙头债子羞无路,洒血寃儿憾戴天。”参见“ 不共戴天 ”。

(2).谓蒙受天恩。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臣等无任乐圣戴天,抃舞懽呼之至,谨具露布以闻。”

兵权

指统率军队的权力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杯酒释兵权

刘裕

刘裕(363-422) :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原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公元405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军权。北灭南燕后,回师南下击败卢循。又收复巴蜀,出兵关中,消灭后秦。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加强中央集权。

神器

帝王的印玺,借指帝位、国家权力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十大神器”的说法,比如盘古开天地的神器叫“开天斧”,女娲补天的神器叫“补天石”。古代人类对宇宙间许多现象无法认知,难以解释,只好“归功”于“神”的力量。

如今将某种新器物或高科技产品称为“神器”,目的是强调其独特的“神奇”功效。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抽身

脱身离开;解脱干系

这时候想抽身,晚了

有以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记·田儋列传》:“﹝ 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晋 潘岳 《西征赋》:“岂虚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或隐或见,时行时止,顺冬夏而无乖,应昏明而有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灵隐 后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 * 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袖手

(1).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耸肩,倚北墻坐。”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一折:“没揣的两鬢秋,争如我便修身闲袖手。” 清 曹寅 《贺新郎·又昭序皇和词甚美五迭前韵》词:“此目枫亭闲袖手,瞥一双游刃腾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于袖。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晋书·庾敳传》:“参 东海王 越 太傅军事,转军諮祭酒。时 越 府多雋异,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陆游 《书愤》诗之二:“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予谢曰:‘吾幸获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独不愧于心乎?’” 张天翼 《新生》:“他们不甘心袖手看着自己家乡受糟踏。”

归去来

(1).辞赋篇名。 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清 王奕清 《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诗眼

(1).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宋 苏轼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 金 元好问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之四:“ 愚轩 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明 袁宏道 《与伯修书》:“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

(2).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亦指一篇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采诗句。《朱子语类》卷二三:“只用他这一説,便瞎却一部诗眼矣。”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五律须讲鍊字法, 荆公 所谓诗眼也。”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那个‘诗眼’一点上去,就像画龙点睛似的,通篇诗都突然光采焕发了。”

山翠

翠绿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维 《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是时春空霽,山翠争便娟。”

追还

追要讨还

追还逾期贷款

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绝尘

超绝尘路,即与人世隔绝

许由务光非绝尘也。—— 清· 黄宗羲《原君》

长恨

(1).犹言遗恨千古。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所怀不章,长恨黄泉。”《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何意老志復不从哉?万年之日长恨矣!”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三盃取醉不復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2).指千古之遗恨。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长歌欲 * ,弥起长恨端。”

(3). 唐 白居易 所作《长恨歌》的略称。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载心

(1).放在心里。《楚辞·九章·惜往日》:“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朱熹 集注:“虽国所祕之密事,皆载於其心。”

(2).寄托心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断弦

古时以琴瑟比喻夫妇,故称妻子死了叫断弦

舅断弦未续。——《聊斋志异》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赏音

知音。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 金 段成己 《望月婆罗门引》词:“风流已置,抚遗编,三叹赏音稀。” 清 赵翼 《王梦楼挽诗》之二:“黠痴各半无真癖,谤誉相兼有赏音。”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