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其三

作者:缺名二 朝代:唐代

五言诗·其三原文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裈裤。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祛。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诗词问答

问:五言诗·其三的作者是谁?答:缺名二
问:五言诗·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缺名二的名句有哪些?答:缺名二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参考注释

夫妇

(1).夫妻。《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諫公夫妇;一派细乐,引进洞房。”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陈白露 (按电铃)你们夫妇两人感情真好,这一会儿都离不开。”

(2).犹言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管子·宙合》:“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 郭沫若 等集校:“此二句独言‘夫妇’,盖谓举国百姓之男女也。君臣相得,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谐而共勉。”《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国发号出令,而夫妇尽归亲於上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唐 刘驾 《唐乐府》序:“获见明天子以德归 河 湟 地,臣得与天下夫妇復为太平人。”

一双

(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娶妻

同妇女结婚

女大须嫁

同“ 女长须嫁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这是人生大礼。”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三:“《指月録》:‘ 元丰 间, 无为居士 杨杰 和 庞公 偈云: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今俗语有之。”

户役

按户分派的差役。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沉文昭》:“若无衣食之忧,户役之扰,疾病之累,以夺其心,便是有福。”

裈裤

亦作“裩裤”。见“ 褌袴 ”。

父母

(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当头

指在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妻儿

(1).妻和儿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计,分咐妻儿取些汤水,把两个人都遣开了。”

(2).指妻。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儿怎抛弃?”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气,改日与你娶房妻儿。”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不勤

(1).不勤劳,不劳苦。《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管子·大匡》:“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

(2).不尽,不穷竭。《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任继愈 注:“《淮南子·主术训》:‘力勤财匱’,勤,即‘尽’。”

养父

收养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子女的男人

浑家

(1) 全家

(2) 妻子

却才灶边妇人,便是小人的浑家。——《水浒传》

粮食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男女

(1) 男女性的统称

男女老幼

(2) 〈方〉∶儿女的统称

狼虎

(1).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说岳全传》第七一回:“来至一个村中,俱是恶狗,形如狼虎一般。”

(2).比喻凶恶 * 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 * 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粗饭

1.亦作"麄饭"。

2.糙米饭。

美味

鲜美;味道好

美味烹调

美味的甜食

当房

宗族中的同房;本家族。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四折:“您当房下辈儿谁年大?[孛老云]则我年长。”

努眼

努目。《旧唐书·黄巢传》:“先有謡言云:‘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 曹州 天下反。’” 前蜀 蒋贻恭 《咏虾蟆》诗:“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两旁挝鼓鼓四面,声势助勇努眼圆。”

尊亲

敬称他人父母

乳食

(1).以奶为食物;吃奶。《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羊羔乳食其母。”《云笈七籤》卷三二:“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餘,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2).乳制食品。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五:“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触茶新落蠹杉。”

(3).奶水。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我将到家中,我那浑家可不有乳食,把这女孩儿抬举成人长大。”《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偺当初也生过几个孩儿,因你无有乳食,不过三朝,都把与人家养活。”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生平

(1)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老头

(1).犹白头。谓容颜已老。 唐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 唐 元稹 《酬乐天重寄别》诗:“却报君侯听苦辞,老头抛我欲何之。 武牢关 外虽分手,不似如今衰白时。”

(2).称年老的男子。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他待将这老头儿监押去游街。” 李準 《马小翠的故事》四:“ 马小翠 为了摸实社里产量,就请了几个贫农老头,对全社的庄稼估了估产。”

(3).称父亲。 曹禺 《雷雨》第三幕:“我没想到你们现在在这儿。老头呢?”

受苦

遭受痛苦

咱们俩在旧社会都是受过苦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