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清院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淑清院原文

分明山是假,岂碍树为真。

以此成太古,居然远市尘。

背看峰展画,右挹瀑垂绅。

憩步消清暇,澄心识淑春。

诗词问答

问:淑清院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淑清院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淑清院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

参考注释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为真

官员由暂时代理转为实授。《汉书·韩延寿传》:“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汉书·王尊传》:“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后为真,凡三岁。”

以此

(1).犹言用这,拿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 武侯 曰:‘试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刘大白 《小鸟之群》:“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刚为柔, 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

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市尘

喻指城市的喧嚣。 宋 陆游 《东窗小酌》:“市尘远不到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语乐天趣深,心清市尘远。” 清 焦循 《江村二首寄城中诸子》诗之二:“桥竹林花絶市尘,又因坐静觉情生。”

垂绅

大带下垂。《礼记·玉藻》:“凡侍於君,绅垂。” 孔颖达 疏:“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磐折则带垂。”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为臣。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 宋 黄庭坚 《留王郎》诗:“母慈家人肥,女慧男垂绅。”

清暇

清静安闲。亦指清闲之时。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解元,趁此清暇,好歹多饮几杯咱。”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四海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万几清暇,瑶编披览惜三餘。”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应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诗:“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

心识

(1).心志。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然斯数子,皆以投命之祸,临不测之机,表露心识,犹以安全;况乎君子无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

(2).才智。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孤虽庸薄不及通贤,犹曰生民寧无心识。”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饮,不殊於羽族,取类於毛群,亦何贵於人灵,何用於心识?”

(3).心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有沙门 宝公 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覩三世。”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数日,復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

(4).神志。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闻命震骇,心识颠倒。非其所任,为愧为恐。经涉旬月,不敢措手。”

(5).意识。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的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6).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輟阴阳於形有,传变化於心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