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君载见寄

作者:艾可翁 朝代:宋代

次韵徐君载见寄原文

不必相逢啸语春,本然心迹自相亲。
青山我已卧三载,白社君今与一人。
乱后事非京国旧,雨馀秋共客愁新。
躬耕谷口云应满,何处堪寻郑子真。

诗词问答

问:次韵徐君载见寄的作者是谁?答:艾可翁
问:次韵徐君载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徐君载见寄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艾可翁的名句有哪些?答:艾可翁名句大全

艾可翁次韵徐君载见寄书法欣赏

艾可翁次韵徐君载见寄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徐君载见寄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本然

(1).本当如此。《商君书·画策》:“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

(2).指本当如此之性。 清 戴震 《原善上》:“言乎自然之谓顺,言乎必然之谓常,言乎本然之谓德。”

(3).犹天然,天赋。《朱子语类》卷六五:“既成箇物事,便如此齐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圣人手画出来。”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羣……浊秽有所不能污,险难有所不能乱,本然之气无适而不在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一》:“然则气效於习,以生化乎质,而与性为体,故可言气质中之性;而非本然之性以外,别有一气质之性也。” 章炳麟 《四惑论》:“或有言本然者,与自然同趣而异其名。”

(4).犹言本来面目。 宋 王回 《<古列女传>目录序》:“ 刘向 所叙《列女传》凡八篇,事具《汉书》 向 列传。而《隋书》及《崇文总目》皆称 向 《列女传》十五篇,而益以 陈婴 母及 东汉 以来凡十六事,非 向 书本然也。” 明 朱之瑜 《答奥村庸礼问》:“譬之鑑然,时时磨莹,光烛鬚眉;委之泥涂,昏翳如铁,如瓦砾,不辨形貌,是岂鑑之本然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对於 裴伦 ,仅摹外状,迨放浪之生涯毕,乃骤返其本然。”

(5).犹本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多少风尘能自拔,淤泥本然出青莲。”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故曰《春秋》正名,盖独正其本然之定名耳。”《歧路灯》第八五回:“夫妇之际,本然看得是乌合之侣,一旦有变,如何不生螽起之像?” 许地山 《空山灵语·香》:“因为你一爱,便成为你底嗜好;那香在你的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心迹

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相亲

(1) 互相亲爱;相亲近

(2) 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社君

(1).古称社稷之主。《史记·殷本纪》“从 汤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裴駰 集解引 汉 刘向 《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 司马贞 索隐:“三岁社君,谓在襁褓而主社稷,若 周成王 、 汉昭 、 平 等是也。”

(2).鼠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子日称社君者,鼠也。”

一人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汉 班固 《 * 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2).一个人。《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犹一体。《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荀子·富国》:“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将巧繁拜请而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杨倞 注:“谓不能齐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国也。”

后事

(1) 后来发生的事情(多见于章回小说)

此是后事,暂且不表

(2) 丧事

三天办完后事

(3) 生前未尽之事

老头子感到健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已经着手安排后事

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客愁

行旅怀乡的愁思。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宋 戴复古 《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 郑庄 父子重相留,似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这种作品,文人化的程度虽然已经很高,颗材可还是民间的,如人生不常,及时行乐,离别,相思,客愁,等等。”

躬耕

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