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六二弟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挽六二弟二首原文

向来造诣极深醇,土苴浮名贵重身。
无愧里中称正士,有辞地下白先人。
大招谁识三号礼,小敛惟消一幅巾。
老别亲朋犹作恶,可堪白首哭天伦。

诗词问答

问:挽六二弟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挽六二弟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造诣

(1) 学业、专门技术等达到的水平、境地

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晋书·陶潜传》

咸素有高士志,造诣渐远,闲游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新唐书·崔咸传》

造诣极深

(2) 前往拜访

未尝有所造诣

深醇

深湛淳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二》:“公之文自经出,深醇雅澹,故非静心探玩,不得其味。”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即有自成一家言者,亦辞直义畅,雅懿深醇。” 郭沫若 《今昔集·关于“接受文学遗产”》:“﹝《老子》﹞那样精粹而韵致深醇的作品,在别的民族的古代,我看是很少有的。”

土苴

(1).渣滓,糟粕。比喻微贱的东西。犹土芥。《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土苴,如粪草也。 李 云:土苴,糟魄也,皆不真物也。” 宋 戴复古 《谢萧和伯见访》诗:“江湖尊白髮,土苴视黄金。”《金史·海陵纪》:“殫民力如马牛,费财用如土苴。”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吴梅 《中国戏曲概论》:“又 光 宣 之季, 黄冈 俗謳,风靡天下,内廷法曲,弃若土苴。”

(2).以之为土苴,比喻贱视。 宋 吕大钧 《天下为一家赋》:“皆土苴其子孙。” 王国维 《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或乃舍我熊掌,食彼马肝,土苴百王,粃糠三古。”

浮名

虚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訥谢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陈贤良高见赠》:“扬袂公车莫相调,浮名应未似身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予絶意浮名,不干寸禄。” 洪深 《现代戏剧导论》八:“望兄莫误于浮名,莫与旧势力握手!”

重身

怀孕

其妻重身当产。——干宝《搜神记》

无愧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里中

(1).指同里的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秦 詔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清 袁枚 《新齐谐·卖浆者儿》:“西邻 唐 姓者向信鬼神之事,里中祀 东岳帝 , 唐 主其事。”

(2).犹家中。《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正士

(1).正直之士。《书·泰誓》:“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后汉书·王符传》:“正士怀怨结而不见信,猾吏崇姦轨而不被坐。”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效用日大,斯不至为正士所鄙夷,大义所排斥矣。”

(2).佛教语。梵语“菩萨”的又一译名。谓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上:“又 贤护 等十六正士: 善思议菩萨 、 信慧菩萨 …… 解脱菩萨 。”

有辞

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周秉钧 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 孔子 见 齐景公 , 梁丘据 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 陈氏 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地下

(1) 处于、生长在或位于地面下的

地下洞

地下根茎

(2) 秘密活动

地下的革命活动

先人

(1) 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

(2) 专指已故的父亲

辱王之先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先人还家。——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大招

(1).古乐名。即《大韶》。 汉 蔡邕 《独断·五帝三代乐之别名》:“ 舜 曰《大韶》,一曰《大招》。”

(2).《楚辞》篇名。相传为 屈原 所作。或云 景差 作。 王夫之 解题云:“此篇亦招魂之辞。略言魂而繫之以大,盖亦因 宋玉 之作而广之。”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辞。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 乔生 为我写一通焚之 文忠 墓前,以当‘大招’。”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儿孙拜墓携村酒,旌节临江赋‘大招’。”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词:“一掬‘大招’泪,洒向暮云间。”

三号

(1).三次号哭。《礼记·丧大记》:“北面三号,捲衣投於前。” 孔颖达 疏:“三号,号呼之声三徧也。”《庄子·养生主》:“ 老耼 死, 秦失 吊之,三号而出。”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诗:“盍以三号观 季札 ,谁从永夜问 班彪 。”

(2).第三次鸣叫。《史记·历书》:“时鷄三号,卒明。” 司马贞 索隐:“三号,三鸣也。” 周君适 《伪满宫廷杂忆·我走进了小天地》:“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阉。”

小敛

亦作“ 小殮 ”。1.旧时丧礼之一,给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等。《仪礼·既夕礼》:“小敛辟奠不出室。”《礼记·丧大记》:“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太平广记》卷三百引 唐 萧时和 《杜鹏举传》:“﹝ 鹏举 ﹞一夕暴卒,亲宾将具小殮。” 清 沉赤水 《寒夜丛谈·谈礼》:“古所谓小敛者,尸沐浴著衣毕,乃韜之以冒,不使人见其尸形,再用布绞束之,缩者一,横者三,裹以复衾。”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幕第二章:“‘那天小殓,’ 吕须 指示怀中,‘从他这儿搜出的。’”

(2).称死者入棺而未加盖为小殓。 巴金 《家》三五:“人们把老太爷的尸体沐浴过了,穿上殓衣,于是举行小殓,使死者舒舒服服地躺在棺材里。”

一幅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 唐 李贤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綾锦裙襦,上施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缜菜示德逢》诗:“ 陶 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朱子语类》卷一○六:“只以一幅纸,截作三片。”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宋 陆游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诗:“接罗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鳧鷖轻。”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一幅秋光舒復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亲朋

亲友

至爱亲朋

作恶

干坏事;为非作歹

那些奸商却还乘机作恶

作恶多端

可堪

用于问句句首,等于说“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白首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天伦

(1) 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天伦之乐

(2) 自然的道理

合于天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