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旷亭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昭旷亭原文

四柱虚亭不设棂,天容寥廓水清泠。

适然俯仰得佳会,迥绝寻常色与形。

诗词问答

问:昭旷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昭旷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昭旷亭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八

参考注释

四柱

(1).神话传说中撑地的四根支柱。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

(2).古钱名。《梁书·敬帝纪》:“己卯,铸四柱钱,一准二十……壬辰,改四柱钱一准十。”《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杨蓉裳 《咏钱》:“五銖工剪凿,四柱细摩挲。”

(3).旧时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合四柱之干支为八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人命八字,共计五十一万八千四百……其所得四柱,皆不能越于五十一万八千四百之外。”

(4).旧时出纳财货或钱粮交代表册中的四个项目。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四柱》:“今官司钱粮交代,必造四柱册。四柱者: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也。《至正直记》云:‘人家出纳财货者,谓之掌事。计算私籍,其式有四:一曰旧管,二曰新收,三曰开除,四曰见在。’则 元 时已有此名目。”

天容

(1). 天老 和 容成 的并称。二人相传为 黄帝 时的术士。 晋 陶潜 《述酒》诗:“ 天容 自永固, 彭殤 非等伦。”一说为天人之容,指出众人物的非凡仪表。参阅 逯钦立 校注。

(2).天空的景象;天色。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照天容於鮷渚,镜河色於魦潯。”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天容水色 西湖 好,云物俱鲜。” 清 魏源 《华山西谷》诗之一:“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重云越迭越厚。可厌的梅雨期快开始了。几百个听众聚集在台前,脸色同天容一样阴沉。”

(3).天子的容颜。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太和》:“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一:“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

寥廓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清泠

(1) 清澈凉爽貌

(2) 指清凉的溪水

或降而临清泠。——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适然

(1).偶然。《韩非子·显学》:“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於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两处取名,适然相同。”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人之赋形,有羊白,有兔缺,有六指,非适然而有,由星气胎感致之。”

(2).当然。 汉 贾谊 《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得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汉书·礼乐志》:“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以为是适然耳。” 颜师古 注:“言正当如此,非失道也。”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佳会

(1).指男女欢会。 宋 柳永 《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 明 刘基 《七月七日》诗:“百年佳会几今宵,脉脉相看一水遥。”《花月痕》第十五回:“今日何夕?正露凉烟淡,双星佳会。”

(2).高雅的聚会。 明 莫是龙 《笔麈》引 宋 黄庭坚 帖:“近有佳会,率以故不得佳,岂食料禁不批放耶?” 明 袁宏道 《和钟君威花字》诗:“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诗:“佳会再难遇,置酒在高堂。”

迥绝

亦作“逈绝”。 1.犹连绵。不绝貌。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秋心日逈絶,春思坐连绵。” 钱振伦 注:“春思秋心,相续不絶,所谓‘长意无已年’也。”

(2).高峻貌。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序:“云壁迥絶,人迹罕到。”

(3).超群卓绝。《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芳姿姝丽,盖国无双;风范清规,古今逈絶。”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公讳 基 ,字 伯温 ,神知迥絶,读书能七行俱下。”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唐 初四子沿 陈 隋 之旧,故虽才力迥絶,不免致人异议。”

(4).远胜,远远超过。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韩文公参大巅》:“今观 大巔 与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发,皆迥絶言议之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乾隆辛卯会试榜得人》:“其出而任监司,治郡县者,皆迥絶流辈。”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迥絶百流。”

(5).远远隔绝。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郑云叟》:“ 郑徵君 为诗,皆祛 * ,迥絶嚣尘。”《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台州府》引《宋志》:“而 苍岭 当 衢 、 处 、 婺 三州,冈阜深阻,行者穷日而后度,人烟迥絶。”

(6).犹迥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魏 晋 迭兴,盛衰迥絶; 齐 梁 接踵,贮积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大地各国, 埃及 、 印度 为至古,而 埃及 王族、士族、农族等级迥絶。”

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