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执挽词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李公执挽词原文

乃翁志欲卧烟霞,宅枕清江欲泛槎。
心地共知容渤澥,梦魂曾不到京华。
伯鱼久已闻贤训,魏子端能起外家。
瀰望三江梁下水,陇西德泽信无涯。

诗词问答

问:李公执挽词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李公执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乃翁

(1).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 注:“翁,谓父也。”《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一清 ( 杨一清 )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

(2).他的父亲。 宋 朱敦儒 《念奴娇》词:“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玉带生卷》:“ 刘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辞,以《玉带生》轴为贄。”

志欲

欲念。《南史·王晏传》:“ 晏 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鐃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见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泛槎

亦作“泛槎”。亦作“泛查”。据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 。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 唐 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唐 任希古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 元 邓文原 《题谢氏通济桥》诗:“泛查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参见“ 犯斗 ”。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渤澥

即 渤海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 渤澥 ,游 孟诸 。”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渤澥 ,海别支也。”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将随 渤澥 去,刷羽汎清源。” 清 曹贞吉 《文殊院观铺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 渤澥 。”参见“ 渤海 ”。

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京华

国都

誉满京华

伯鱼

(1). 孔子 的儿子 鲤 的字。见《孔子家语·本姓解》。《论语·季氏》:“ 陈亢 问於 伯鱼 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后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高堂倚门望 伯鱼 , 鲁 中正是趋庭处。”

(2). 汉 第五伦 的字。 伦 历官 会稽 太守、 蜀郡 太守,擢任司空。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见《后汉书·第五伦传》。后以“伯鱼”代称正直之臣。 唐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诗:“露幕拥簪裾,台庭饯 伯鱼 。”

久已

早已;早就

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外家

(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三江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下水

(1) 放水

(2) 放入或滑入水中

船下水

(3) 比喻入伙做坏事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

(4) 食用的牲畜内脏

猪下水

陇西

(1).古代郡名。《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秦 置。” 颜师古 注:“此郡在 陇 之西,故曰 陇西 。”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 陇西 四战地,羽檄岁时闻。”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与之游者二人: 陇西 李博 , 清河 崔羣 。”

(2). 甘肃省 的别称。参见“ 陇右 ”。

德泽

恩泽,恩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