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贺新郎原文

苏子秋七月。
向凉宵、扁舟与客,共游赤壁。
清吹徐来波不动,举酒诵诗属客。
白露与、水光相接。
万顷茫茫风浩浩,飘飘乎、遗世而独立。
棹兰桨,沂空阔。
正襟危坐而言曰。
客知夫、天地之间,久长无物。
惟有清风与明月,万古用之不竭。
寓耳目、为声为色。
客笑欣然重酌酒,忽盘肴既尽杯狼籍。
□□□,东方白。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贺新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新郎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苏子

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赤壁

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清吹

犹清风。《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徐勉 《鹊赋》:“逢翳薈而翔集,乘清吹而西东。”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九》:“水滨以旷而气舒,鱼鸟风云,清吹远目,自与知者之气相应。”

清越的管乐,如笙笛之类。 晋 陶潜 《述酒》诗:“王子爱清吹,日中翔 河 汾 。”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不见 栢梁 铜雀 上,寧闻古时清吹音。”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送远曲》:“一为清吹激,潺湲伤别巾。”

徐来

轻缓吹来

清风徐来

属客

为客斟酒,劝客(进酒)。 宋 苏轼 《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水光

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相接

(1).交接,相交。《礼记·聘义》:“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2).连续;连接。《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相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及 云 之论 机 ,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

(3).犹迎接。《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

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飘飘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遗世

遗弃人世之事。常说明人的离世隐居,修仙学道,有时也用作死亡的婉辞

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之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孙绰《游天台山赋》

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空阔

广阔而没有阻碍视线的东西

平野空阔

正襟危坐

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贾谊 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正襟危坐,终日无言。”《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老爷﹞只检出那册《圣蹟图》来正襟危坐的看。”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馀》:“平时憎恶我的却总希望我做一个完人,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久长

长久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无物

不存在东西;空洞

有清

指 清 代。有,词头。《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有 清二 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 朱 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 汉 学时代并伪焉者而无之,则以行恶为无可耻也。”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用之不竭

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欣然

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欣然规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宋将军欣然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盘肴

亦作“ 盘餚 ”。盘盛的肴馔。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见盘餚之盛,则若有所吞而不能遏。”

见“ 盘肴 ”。

狼籍

见“ 狼藉 ”。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