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原文

山门藓兽石嶙峋,三耳翁今去几春。
蝼蚁与谁频作梦,茯苓应更长如人。
土馒头里无仙骨,金仆姑边尚战尘。
焉得亦如酒家叟,一茅庵住自由身。

诗词问答

问:饮兴道观有感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门

(1) 佛寺的大门

(2) 指佛教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三耳

(1).传说 隋 董慎 被冥府追为右曹从事,召 常州 秀才 张审通 掌书记。 慎 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 慎 怒,以方寸肉塞其耳。 审通 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 慎 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儿擘为耳,安于额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可乎?”后 审通 复活,觉额痒,涌出一耳,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后即以此为典,谓人聪明颖悟,异于往常。 宋 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参阅 施元之 注 苏 诗引 宋 张君房 《脞说》。

(2).谓两耳之外别有一耳,主听。为 先秦 名家诡辩论题之一。《孔丛子·公孙龙》:“ 公孙龙 言臧之三耳甚辨析。”

蝼蚁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

蝼蚁之力

茯苓

一种多孔菌的菌核。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

土馒头

指坟墓。 唐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喫一箇,莫嫌没滋味。” 宋 范成大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箇土馒头。” 清 周亮工 《与王隆吉书》:“过数年,老人入土馒头中,深松茂柏尚不知爱,区区世上名,亦復何关?”

仙骨

(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金仆姑

箭名。《左传·庄公十一年》:“ 乘丘 之役,公以金僕姑射 南宫长万 。” 杜预 注:“金僕姑,矢名。”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一:“鷲翎金僕姑,燕尾绣蝥弧。”《四游记·锺离将兵伐寇》:“大将出皇都,腰悬金僕姑。” 清 刘大櫆 《张约夫刻石歌》:“ 和 璧三寸廉且腴,冷光射人金僕姑。”亦省称“ 金僕 ”。《陈书·高祖纪上》:“公三筹既画,八阵斯张,裁举灵鉟,亦抽金僕。” 清 毛奇龄 《<梅中诗存>序》:“世无 甘蝇 ,非谓辞金僕而却铣珧也。”

战尘

战场上的尘埃。借指战争。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湟 隔断异乡春。” 前蜀 韦庄 《清河县楼作》诗:“千里战尘连 上苑 , 九江 归路隔 东周 。”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在满布战尘的道路上,我们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走过的吗?”

酒家

(1) 旧称酒肆或酒店,现在用作饭馆名称

(2) 酒保

茅庵

亦作“茆菴”。茅庐;草舍。 唐 胡曾 《自岭下泛鷁到清远峡作》诗:“不为篋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水浒传》第一回:“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久居华屋,转羡茆菴。”《红楼梦》第一二○回:“两人携手而行,小廝驱车随后,到了一座茅庵。”

自由身

谓自身不受约束,行动自由。 唐 司空图 《南至》诗之四:“一任喧闐遶四邻,閒忙皆是自由身。” 宋 陈师道 《和秦太虚湖上野步》:“十里松阴穷野步,暂时留得自由身。” 宋 朱熹 《即事有怀寄彦辅仲宗二兄》诗之二:“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