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上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

彭蠡湖上原文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
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
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
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
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
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
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
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诗词问答

问:彭蠡湖上的作者是谁?答:张九龄
问:彭蠡湖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彭蠡湖上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张九龄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九龄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7_33

参考注释

沿涉

谓顺流而行。 唐 裴迪 《栾家濑》诗:“瀨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

晨趋

清早趋行。谓朝参。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晨趋閶闔内,足踏宿昔趼。” 唐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氏》:“ 俶 小心谨恪,每晨趋行闕,人未有至者, 俶 必先至。”

北渚

北面的水涯。《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 注:“渚,水涯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养疾》诗:“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宋 陆游 《北渚》诗:“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所适

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多少词人能改革?夺旦还生,演作风流剧。美妇因而讐所适,纷纷邪行从斯出。”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适。”

淹旷

宽广;开阔。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求取不廉,好夺无足者,谓之淹旷达节。”《梁书·柳庆远传》:“器识淹旷,思怀通雅。” 唐 张九龄 《彭蠡湖上》诗:“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闲逸

恬静安逸;安闲舒适

瑰诡

亦作“瓌诡”。1.奇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远游》、《天问》,瓌诡而惠巧。”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玉川 之怪, 长吉 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明 徐渭 《代边帅寿张相公母夫人序》:“故其珍宝瓌诡之观,有不可以常情测者。” 康有为 《美洲祝圣寿记》:“灯色样备极瓌诡,光丽如白日。”

(2).指奇异之物。 唐 张九龄 《彭蠡湖上》诗:“瑰诡良復多,感见乃非一。”

庐山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 * 带作物茂盛

阴术

(1).幽暗的小径。 唐 张九龄 《彭蠡湖上》诗:“ 庐山 直阳滸,孤石当阴术。”

(2).阴谋诈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列子 ﹞其静退似 老聃 ,而实不为 老聃 , 老聃 用阴术,而 列子 无之。”

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湖心

湖水的中间。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诗:“ 洞庭 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鎔金。” 清 魏源 《昆山别龚自珍》诗:“明宵梦我舟,湖心浪如堵。”

象类

相象,比拟。 汉 王充 《论衡·纪妖》:“直梦者梦见甲,梦见君,明日见甲与君,此直也。如问甲与君,甲与君则不见也。甲与君不见,所梦见甲与君者,象类之也。”《汉书·魏相丙吉传赞》:“古之制名,必繇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图画天地,品类羣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託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繆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

形言

表现在言辞上。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唐 许敬宗 《奉和言志诗》:“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或谓虽不形言,必有目击首肯之意。”

深悉

指了解得比较透彻

深悉官场丑恶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无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