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晁公武 朝代:宋代

句原文

只言天下少霖雨,不知隆中有卧龙。
峨眉古名山,长雄坤之维。
月峡为表裹,雪岭相蔽亏。

诗词问答

问:句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武
问: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公武的名句有哪些?答:晁公武名句大全

晁公武句书法欣赏

晁公武句书法作品欣赏
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卧龙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峨眉

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 ,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 舍身崖 、 洗象池 、 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华山 、 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长雄

(1).为首、称雄。《汉书·鲍宣传》:“﹝ 宣 ﹞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 长子 。” 颜师古 注:“长,为之长帅也;雄,为之雄豪也。” 唐 刘禹锡 《原力》:“彼力也长雄於匹夫,然犹驛其騑,餼其食。”

(2).指为首、称雄的强者。 唐 韩愈 《鳄鱼文》:“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 林纾 《<慎宜轩文集>序》:“ 阳湖 诸老,復各树一帜,争为长雄。”

月峡

亦作“ 月硤 ”。 明月峡 的省称。在 四川省 巴县 境。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圆孔,形若满月,故名。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乃 月峡 先登, 瞿塘 直上。” 倪璠 注:“《后汉书·郡国志》: 巴郡 有 枳县 。注云:‘《华阳国志》有 明月峡 、 广德屿 者是也。’”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乃 劒门 西拒, 邛关 南望。星桥对斗,像牛汉之秋横; 月硤 縈城,疑兔轮之晓落。”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东征下 月峡 ,掛席穷海岛。” 仇兆鳌 注引 李膺 《益州记》:“ 广阳州 东七里,水南有遮要三槌石谷,东二里,至 明月峡 ,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圆孔,形若满月,因以为名。” 宋 苏轼 《次韵刘景父登介亭》:“春巖彩鸡舞, 月峡 哀猿哭。”

雪岭

(1).积雪的山岭。 唐 卢纶 《从军行》:“雪岭无人跡,冰河足雁声。” 唐 慧净 《杂言》诗:“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太阳在 帕米尔 的冰山雪岭上闪耀,四周是一片刺眼的白光。”

(2).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 唐 鲍溶 《怀惠明禅师》诗:“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参见“ 雪山 ”。

(3).即今 四川 岷山 。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 雪岭 未归天外使, 松州 犹驻殿前军。” 叶葱奇 疏注:“ 雪岭 ,即指此雪山,即今 岷山 。”借指 四川 境内。 唐 杜甫 《对雨》诗:“ 雪岭 防秋急,绳桥战胜迟。” 仇兆鳌 注:“ 鹤 曰:‘《九域志》: 雪岭 距 威州 二百六十里。 威 即 维州 。’《高适传》:‘ 适 出 西山 ,三城置戍,论东西两 川 ,当合为一,即 雪岭 也。’”

(4).比喻巨浪。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綫,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蔽亏

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唐 孟郊 《梦泽行》:“ 楚 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古木苍藤,蔽亏掩映,冬夏常蔚然。”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三:“高高望无极,蔽亏天日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