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园亭

作者:于石 朝代:宋代

邵氏园亭原文

曲曲亭台日月春,人间荣辱两无闻。
梅边读易分明月,松下敲棋碎白云。
东里先生新酿酒,北山逋客旧移文。
家传应得青门趣,手种园瓜手自耘。

诗词问答

问:邵氏园亭的作者是谁?答:于石
问:邵氏园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于石名句大全

于石邵氏园亭书法欣赏

于石邵氏园亭书法作品欣赏
邵氏园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曲曲

(1).弯曲。 宋 陈师道 《寓目》诗:“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连。” 韩北屏 《非洲夜会·橘林茶香》:“进门之后,豁然开朗,深深庭院,曲曲回廊,竟是另有一番景色。”

(2).宛转。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凡法令之整齐,人心之归向,无不曲曲传出。”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荣辱

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无闻

(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松下

(1).松树之下;松间。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2).古地名。《吕氏春秋·行论》:“ 松下 乱,先君以不安弃羣臣也。” 高诱 注:“ 松下 ,地名也。”

敲棋

见“ 敲碁 ”。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东里

(1).古地名。 春秋 郑国 大夫 子产 所居地。旧址在今 河南省 新郑县 城内。《论语·宪问》:“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何晏 集解:“ 子产 居 东里 。”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 侨 栖仁於 东里 ,凤晦迹於西堂。”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 郑 东里 。 东里 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2).复姓。《通志·氏族三》:“ 郑大夫 子产 居 东里 ,因氏焉……《魏志》有 东里袞 。”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新酿

新酿造的酒。 前蜀 韦庄 《对雨独酌》诗:“榴花新酿緑於苔,对雨閒倾满满杯。”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壮怀消尽便成衰,新酿三年即旧醅。” 庞树柏 《偕陈伯弢丈游破山寺三峰寺》诗:“松间午饭香,瓮头新酿熟。”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逋客

(1).逃离的人。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2).避世之人;隐士。 唐 司空图 《光启丁未别山》诗:“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明 唐寅 《题画》诗:“只容逋客骑驴到,不许朝官引骑来。” 清 金农 《重游王屋抵暮出山》诗:“学道苦云晚,取誚古逋客。”

(3).漂泊流亡的人;失意的人。 唐 白居易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诗:“暮年逋客恨,浮世 謫仙 悲。” 前蜀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人民日报》1952.5.3:“他毅然去了,拍卖什物,在寂寞的海岛做了十九年的逋客。”

移文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

(2).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

(3).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称。 宋 辛弃疾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词:“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

家传

(1) 叙述家人事迹以传示其子孙的传记

(2) 另见 jiāchuán

应得

犹应当;应该。 唐 杜甫 《喜雨》诗:“晚来声不絶,应得夜深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供养伯伯是应得的,此银伯伯留下随便使用。”《红楼梦》第八三回:“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 郭沫若 《恢复》诗:“我们是除恶务尽,然而总是因循;我们对于敌人,应得如拉屎,洒尿!”

青门

(1). 汉 长安城 东南门。本名 霸城门 ,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召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昔闻 东陵瓜 ,近在 青门 外。”

(2).泛指京城东门。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青门晓晴,皇华启行。”

(3).泛指退隐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 青门 豪迈, 终南 瀟洒,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少司寇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二:“不畏西风更障尘, 青门 回首得閒身。”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 白社 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4). 汉 青门 外有 霸桥 ,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青门 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宋 赵令畤 《清平乐》词:“去年紫陌 青门 ,今宵雨魂云魂。” 清 方文 《留别吴锦雯》诗:“ 青门 有垂柳,烦尔寄相思。”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长史 王筠 为哀册,文曰:……背絳闕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 唐 王涣 《悼亡》诗:“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

(6).指 宋 时 杭州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 青门 辙。” 夏承焘 注引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城东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7).曲名。 唐 李贺 《黄头郎》诗:“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王琦 汇解:“《青门》,疑是曲名。” 姚文燮 注:“《青门》,曲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