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

作者:杨时 朝代:宋代

岩松原文

婆娑千尺倚岩巅,隐隐虬姿拂远烟。
尤喜地灵泉脉润,独愁天阔昼阴偏。
孤根碍石盘弥固,直干凌霜老益坚。
臃肿不须逢匠伯,散材终得尽天年。

诗词问答

问:岩松的作者是谁?答:杨时
问:岩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时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远烟

(1).远处的云烟。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絶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2).一种制墨用的原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买烟印号》:“ 黄山 张处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製佳者,不减 沉珪 。”

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

(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泉脉

地下伏流的泉水。类似人体脉络,故称。 南朝 齐 谢朓 《赋贫民田》诗:“察壤见泉脉,覘星视农正。” 唐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持斧伐远扬,荷锄覘泉脉。” 宋 梅尧臣 《汝州后池听水》诗:“春水泉脉动,分巖临涧源。”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四:“土润泉脉肥,木落峯容瘦。”

昼阴

(1).白昼阴暗。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浮云鬱而四塞兮,天窈窕而昼阴。” 唐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唐 杜牧 《绿梦》诗:“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近山。”

(2).指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参见“ 昼阴夜阳 ”。

孤根

(1).独生的根。谓孤独无依或孤独无依者。 唐 张九龄 《叙怀》诗:“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唐 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诗:“孤根自靡託,量力况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柳亚子 《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披肝沥胆谈团结,赢得孤根泪似麻。”

(2).独立的根基;独特的根底。 唐 杜甫 《滟滪》诗:“ 灧澦 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三:“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学观》:“ 杜 之《典》, 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郑樵 孤根,前无古人。”

石盘

(1).石制盘子。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 子路 ﹞復怀石盘,曰:‘夫子知虎在水,而使我取水,是欲杀我也。’乃欲杀夫子。问:‘上士 * 如之何?’曰:‘用笔端。’‘中士 * 如之何?’曰:‘用语言。’‘下士 * 如之何?’曰:‘用石盘。’ 子路 乃弃盘而去。”

(2).平整如盘的大石。 唐 郑损 《泛香亭》诗:“山溜穿云来几里,石盘和蘚凿何年?” 宋 叶适 《虎丘》诗:“松梢莫遣风雨横,石盘自添苔蘚涩。”

直干

亦作“ 直榦 ”。挺直的树干。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营长史赠少保豆卢公神道碑》:“直干百寻,澄波千顷。”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轻流逗密蓧,直榦入宽空。” 宋 王安石 《古松》:“森森直榦百餘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凌霜

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 宋 谢惠连 《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 李白 《鸣雁行》:“客居烟波寄 湘 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 清 吴定 《示诸生书》:“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 杨朔 《寄亚非作家会议》:“收获完毕就该翻耕土壤,播种上凌霜傲雪的冬麦了。”

臃肿

(1) 痈疽;肌肉肿胀

双足臃肿

(2)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

(3) 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

(4) 指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臃肿的机构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匠伯

即 匠石 。《庄子·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观者如市, 匠伯 不顾,遂行不輟。” 陆德明 释文:“伯, 匠石 字也。 崔 本亦作石。” 郭庆藩 集释:“《文选》 何平叔 《景福殿赋》注、 王子渊 《洞簫赋》注、 嵇叔夜 《琴赋》注、 司马绍统 《赠山涛诗》注、 张景阳 《七命》注,并引 司马 云: 匠石 ,字 伯 。” 清 戴名世 《黄崑圃稿序》:“虽工师匠人,无不睨睨聚观,而况 匠伯 者乎!”

散材

无用之木。常比喻不为世所用之人。 唐 施肩吾 《玩手植松》诗:“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气 * 凌云。” 宋 苏轼 《东山浮金堂戏作》诗:“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谢表》:“樗櫟散材,策非韜虎。”参见“ 散木 ”。

天年

(1) 自然的寿数

尽其天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方〉∶年成

今年天年不好,粮食收成少

(3) 〈方〉∶时期;时代

这种打仗的天年,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