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田尚书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留别田尚书原文

拟报平生未杀身,难离门馆起居频。
不看匣里钗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
一旦甘为漳岸老,全家却作杜陵人。
朝天路在骊山下,专望红旗拜旧尘。

诗词问答

问:留别田尚书的作者是谁?答:王建
问:留别田尚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留别田尚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建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建名句大全

王建留别田尚书书法欣赏

王建留别田尚书书法作品欣赏
留别田尚书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00_37

参考注释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杀身

舍生;丧生。《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史记·楚世家》:“杀生以明君,臣之愿也。”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岂言沉族重,但觉杀生轻。”《水浒传》第四回:“提辖恩念,杀身难报。”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 明 末,真有被谣言弄得遭杀身之祸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李泌 的归隐是要避免杀身的灾难。”

门馆

(1) 旧称家庭教师

(2) 官僚、贵族等大户人家专门给门客居住的地方

起居

指日常生活作息

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钗头

钗的首端。多指钗。 唐 王建 《留别田尚书》诗:“不看匣里釵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 宋 柳永 《木兰花·海棠》词:“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釵头和凤颤。” 元 马祖常 《杨花宛转曲》:“釵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繅银茧乍。”

机中

机智允当。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酒谑》:“客曰:‘小人亦尝留心字画,切观太保之书,虽 王右军 復有不及者。’ 赵 詬之曰:‘汝玩我耶?’曰:‘某尝观法书云, 王 书一字入木八分。今太保之书,一落笔则入木十分,岂不为过於 右军 耶?’坐人皆赏其机中。”

一旦

(1) 不确定的时间

一旦工作完成,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一旦山陵崩。——《战国策·赵策》

一旦为将。——汉·刘向《列女传》

一旦不能有(指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占有这些珍宝)。——唐·杜牧《阿房宫赋》

一旦异于今日…必致失所。——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旦运穷。——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一旦抵罪。——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一旦事变。——清·周容《芋老人传》

(2) 一天之间,表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

毁于一旦

全家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杜陵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 。 秦 置 杜县 , 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 。 晋 曰 杜城县 , 北魏 曰 杜县 , 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 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 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天路

(1).天上的路。 汉 张衡 《西京赋》:“美往昔之 松 乔 ,要 羡门 乎天路。”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还逢 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清 谭嗣同 《崆峒》诗:“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2).指高远的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险逕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唐 王维 《双黄鹄歌送别》:“天路来兮双黄鵠,云上飞兮水上宿。” 清 陈恭尹 《南岳道中从石浪庵上至高台寺》诗:“抠衣陟天路,百里上积雪。”

(3).上天的法则。犹天道。《文选·班固<幽通赋>》:“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李善 注引 刘德 曰“人道既然,仰视天道,又同法也。”

(4).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规律。《宋书·律历志中》:“是以臣前以制典餘日,推考天路,稽之前典,验之食朔,详而精之,更建密歷。”

(5).指京都。 前蜀 韦庄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 东阳 岁月侵。”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学则知经,文则能赋。矧曰方闻,扬声天路。”

(6).喻及第、出仕等。 唐 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诗:“如何弃我去,天路忽腾驤。” 宋 曾巩 《送关彦远赴河北》诗:“诗作士林夸刻烛,赋成天路喜同时。” 清 方文 《容城答郑鲁若兼寄沉眉生》诗之二:“顾盼二三子,比翼翔天路。”

骊山

在 陕西省 临潼县 东南,因古 骊戎 居此得名。是著名的游览、休养胜地。又名 郦山 。《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 唐 张说 《应制奉和》:“ 汉 家行树直 新丰 , 秦 地 驪山 抱温谷。” 清 陈维崧 《满庭芳·距汝州四十里山有温泉相传为唐武后幸洛时浴处》词:“凄然也, 驪山 浴馆,一样野花稠。”

红旗

(1)

(2) 红颜色的旗子

(3) 优胜奖旗

(4) 喻指先进

红旗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