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咏(今逸其二·秋井

作者:王邦畿 朝代:明代

秋九咏(今逸其二·秋井原文

挹彼寒泉感素心,此时人事有升沉。

后园寂寞金瓶冷,废宅荒凉野草深。

词客正苏消渴病,幽人时倚槁梧吟。

罗浮剩有求仙处,明月苍烟不可寻。

诗词问答

问:秋九咏(今逸其二·秋井的作者是谁?答:王邦畿
问:秋九咏(今逸其二·秋井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秋九咏(今逸其二·秋井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邦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邦畿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2. 今逸其五

参考注释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素心

(1) 本心;素愿

与素心相违

(2) 心地纯洁

素心人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升沉

(1).升谓升进,沉谓黜退。指仕宦之升降进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始, 仁轨 既官达,其弟 仁相 在乡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与 轨 别籍。”

(2).指升进与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神功救物,无遗动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内。”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 宋 杨万里 《又和木犀初发呈张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何自閒人无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后来许多年少的门生,贤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先生小传》:“所至有政声,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谓际遇的幸与不幸。 唐 元稹 《寄乐天》诗:“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 雷 陈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郑硕道 在此,某与之却是同年,与梦中所闻畧无少异,则出处升沉,动静语默,悉皆前定也。” 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是世事升沉无定,失意人也不会长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长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4).升降。价钱的涨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着小本子和铅笔,仰起了脸抄录‘牌子’上的票价升沉录。”

(5).升降。谓时代的变迁与推移。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而且时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6).褒贬。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凡宴谈会集间,诸公皆以分别流品、升沉人物为事。”

指仕宦的升降进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极恩詔,一体擢用。此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后园

屋后庭园。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时从出游,游於后园。” 宋 苏舜钦 《游洛中内》诗:“别殿秋高风淅沥,后园春老树婆娑。” 叶圣陶 《穷愁》:“其黠者则反身而走,入于后园,园墙圮,通于隘巷。”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荒凉

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野草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词客

擅长文词的人。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蔡寅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此三十年中,新旧递嬗,思潮消长,骚人词客,项背相望;顾有当於著作之林者,能有几人哉?”

渴病

即消渴病。 唐 罗隐 《听琴》诗:“不知一盏 临邛 酒,救得 相如 渴病无?”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槁梧

(1).《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据琴而睡也。” 成玄英 疏:“夹膝几也。”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 宋 王安石 《示公佐》诗:“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於槁梧,仰孤星於秋昊也。”

(2).引申指知音。 陈三立 《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噤吟已了 秦 庭客,《橘颂》终伤 楚 些魂,莫面云山篤行李,鸿濛原有槁梧存。”

(3).枯老的梧桐树。 宋 叶适 《祭中洲处士李公文》:“ 蘄春 山城, 中洲 水宅,槁梧其阴,钓石不泐。”

罗浮

山名。在 广东省 东江 北岸。风景优美,为 粤 中游览胜地。 晋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 隋 赵师雄 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山地》:“ 罗浮 无定所,鬱岛屡迁移。”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南海 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 罗浮 之竹也。” 元 张可久 《天净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罗浮 ,黄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桢 《疏影》词:“酒醒黄昏,看足香痕,好梦 罗浮 重省。”参见“ 罗浮梦 ”。

剩有

剩有;犹有。 宋 卢祖皋 《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 清 万寿祺 《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 蒋智由 《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求仙

(1) 求访仙人或仙方

求仙问卜

(2) 祝求神仙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苍烟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