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次李后主韵

作者:王士禄 朝代:清代

浪淘沙·其一·次李后主韵原文

愁似水潺潺。

百意阑珊。

几棂风做晚来寒。

倩酒浇愁愁不顾,醉也无欢。

岸帻倚疏栏。

愧负青山。

试歌行路古来难。

何似随僧闲洗钵,溪畔松间。

诗词问答

问:浪淘沙·其一·次李后主韵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禄
问:浪淘沙·其一·次李后主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禄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禄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

潺潺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百意

众人的意愿。《韩诗外传》卷五:“百礼洽则百意遂,百意遂则阴阳调,阴阳调则寒暑均。”

阑珊

(1).衰减;消沉。 唐 白居易 《咏怀》:“白髪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明 王錂 《春芜记·讯病》:“情思转阑珊,更粉消珠泪,翠锁眉山。”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三:“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2).暗淡;零落。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十一:“南斗阑珊北斗稀, 茅君 夜著紫霞衣。”

(3).残,将尽。 宋 贺铸 《小重山》词:“歌断酒阑珊,画船簫鼓转,緑杨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云锁 巫 阳,霜凋 楚 关,堪悲乡梦阑珊。”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

(4).零乱;歪斜。 唐 李贺 《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璫,歌臺小妓遥相望。” 清 纳兰性德 《一丛花·咏并蒂莲》词:“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綰红妆。” 清 洪昇 《长生殿·仙忆》:“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 清 李斗 《杨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 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説白而已。”

(5).窘困,艰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罗鄴 ﹞既而俯就督邮,因兹举事阑珊,无成而卒。”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晚来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浇愁

饮酒解除愁闷。 宋 苏轼 《赠何道士》诗:“问疾来三客,浇愁有半瓶。” 金 元好问 《秋夕》诗:“浇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鷄不肯鸣。” 巴金 《秋》八:“自己装满了一肚皮的愁闷,无法吐一口气,他就用酒来浇愁。”

不顾

(1).不回头看。《史记·刺客列传》:“於是 荆軻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林宗 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叔达 曰:‘甑已破,视之无益。’”

(2).不顾念;不照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王逸 注:“不敢顾念身之贫贱。”

(3).不理会。《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顾 汤富海 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 苏账房 !’”

(4).不考虑;不顾忌。《韩非子·十过》:“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之祸也。”《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禽兽也。”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岸帻

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 孔融 《与韦端书》:“閒僻疾动,不得復与足下岸幘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晋书·谢奕传》:“岸幘笑咏,无异常日。” 唐 白居易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诗:“岸幘静当明月夜,匡牀闲卧落花朝。” 宋 陈与义 《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郭沫若 《颂武汉》诗:“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幘嘆雄哉!”

愧负

羞惭负疚。 宋 苏轼 《和陶诗<拟古>》之一:“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溪畔

溪水边。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溪畔印沙多鹤跡,槛前题竹有僧名。” 唐 罗隐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诗:“溪畔维舟问 戴星 ,此中三害有《图经》。” 清 潘高 《忆幼子》诗:“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