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代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原文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
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
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
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诗词问答

问: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的作者是谁?答:皇甫冉
问: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皇甫冉的名句有哪些?答:皇甫冉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50_43

参考注释

莱子

(1).即 老莱子 。 春秋 时 楚 隐士,世传有 老莱子 戏綵娱亲的故事。 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唯思 莱子 来,衣拖五般色。”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悲 温生 絶裾不犹,惭 莱子 承欢弗久。”参见“ 莱衣 ”。

(2).即耒子。古钱币名。 唐 李贺 《感春》诗:“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王琦 汇解引 吴正子 注:“‘莱子’当作‘耒子’。 宋废帝 景和 元年,铸二銖钱,文曰‘景和’。形式转细,无轮郭、不磨凿者,谓之‘耒子’。”

辞官

辞去官职。《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后革命,封 安平郡王 ,从封 中岳 ,固辞官,愿隐居。”柳琴戏《状元打更》第十四场:“先让你回去,我过个三年五载,辞官回家,同你过半辈子安生日子。”

温凊

(1).冬温夏凊的省称。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侍奉父母之礼。 唐 皇甫冉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诗:“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穡难。” 清 王筠 《菉友臆说》:“忠孝是大德,定省温凊,奔走先后,是小德。”

(2).犹寒暖。借指生活起居。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鉉 徐出座上, 文寳 拜竟,陞自西阶,通温凊,復降拜, 鉉 乃邀 文寳 上,立谈道旧者久之。”

(3).犹言温存体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与生交拜成礼,已而送归舘舍,洞房温凊,穷极芳腻。”

稼穑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士爰稼穑。——《书·洪范》

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采芝

秦 末有四皓 东园公 、 甪里先生 、 绮里季 、 夏黄公 见 秦 政苛虐,乃隐于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疗飢。 唐 虞 世远,吾将何归?駟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见《史记·留侯世家》、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四皓》。后因以“採芝”指遁隐。名其歌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称《採芝》。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陈智匠 《古今乐录》。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为尘所欺。” 宋 陆游 《对酒》诗:“寄谢採芝翁,无为老青壁。” 明 万寿祺 《入沛宫》诗:“我亦远随 黄 綺 去, 东山 重唱《採芝》歌。” 清 秋瑾 《题<松鹤图>》诗之二:“勋名浪説 凌烟阁 ,争是 商山 歌《採芝》。”

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汉 张衡 《思玄赋》:“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清 翁照 《送归愚沉少宗伯予告归里》诗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砚山 麓。”参见“ 採芝 ”。

上药

(1).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 唐 李商隐 《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

(2).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 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 清 赵翼 《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晨餐

亦作“ 晨飡 ”。早饭;早晨吃饭。 晋 束晳 《补亡诗六首·南陔》:“馨尔夕膳,絜尔晨飡。” 唐 韦应物 《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诗:“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唐 姚合 《寄默然上人》诗:“晨餐夜復眠,日与月相连。”

中暑

俗称发痧,古称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非时

(1).不是时候。不在正常、适当或规定的时间内。《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晏子 ﹞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羣臣可用者皆前繫,今无足与举事者。王以非时发,恐无功,臣愿会逮。”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农事餘暇,委头目常切提举閲习武艺,务令精熟齐整,如无盗贼,非时不得勾集。”

(2).不是时候。不合时令。《北齐书·幼主纪》:“﹝ 高纬 ﹞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 唐 王建 《薛二十池亭》诗:“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3).犹乱世。《礼记·儒行》:“﹝儒﹞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 孔颖达 疏:“非时,谓非明时。” 宋 梅尧臣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诗之二:“麒麟出非时,未免西狩获。”

(4).不时,时常。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羣臣。” 仇兆鳌 注:“非时,即常常而见之意。” 宋 范成大 《刺濆淖》诗:“人言盘涡耳,夷险顾有间,仍於非时作,未可一理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一·阁部形迹》:“二人(指 刘华容 、 戴浮梁 )俱为上所重,而眷 刘 尤深,因得非时召见。”

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闲地

亦作“闲地”。1.空闲的土地。 唐 许浑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诗:“东门有閒地,谁种 邵平 瓜?”《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我家还有薄薄几亩闲地。”《清史稿·食货志一》:“其东北隅之 高山子 地数万亩, 义州 教场閒地万餘亩,并行租佃,以为城兵伍田。”

(2).指闲散的官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还更作牋,自陈老病,不堪入閒,欲乞闲地自养。”《北齐书·陈元康传》:“又欲用为中书令,以闲地处之,事未施行。”

赐告

(1). 汉 律,官二千石者病满三月当免。“赐告”谓皇帝优赐其假,准其带印绶僚属归家治病。《史记·汲郑列传》:“ 黯 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 汉 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復其告,使得带印紱,将官属,归家治疾也。”

(2).给假;准予告假。 唐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诗:“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宋史·真宗纪二》:“詔从官先塋在 洛 者赐告祭拜。”

(3). 宋 代皇子纳妻的一种仪式。见《宋史·礼志十八》。

优诏

褒美嘉奖的诏书。《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苍 ﹞声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归职……帝优詔不听。”《南齐书·张欣泰传》:“上书陈便宜二十条,其一条言宜毁废塔寺。帝竝优詔报答。” 唐 白居易 《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张公神道碑铭》:“优詔褒美,特授 密县 主簿。” 张际亮 《迁延》诗:“捷书互报中朝贺,优詔仍蒙上赏颁。”

长筵

宽长的竹席。多指排成长列的宴饮席位。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鸣儔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晋 潘岳 《闲居赋》:“席长筵,列孙子。” 明 文徵明 《腊日追怀去腊午门赐燕》诗:“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

永日

(1).长日,漫长的白天。《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 李咸用 《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宋 陆游 《闲居书事》诗:“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 阮中丞 始出视事,时方盛夏……偃卧时,稍起行,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归田多暇,时诵 杜 诗,以消永日。”

(2).从早到晚;整天。 汉 刘桢 《公讌》诗:“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 前蜀 韦庄 《丙辰鄜州遇寒食》诗之五:“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毬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倘然是一种名花,家中没有的,或虽有,已开过了,便将正事撇在半边,依依不捨,永日忘归。” 清 陈梦雷 《生年不满百》诗:“永日恣挥觴,沉醉勿復醒。”

(3).多日;长久。 南朝 陈 徐陵 《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诏》:“皇嗣元良,藐在 崤 渭 。二臣奉迎,川途靡从。六传还朝,淹留永日。”

(4).谓消磨时日。《诗·唐风·山有枢》:“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后汉书·崔駰传》:“聊优游以永日兮,守性命以尽齿。”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