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杨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赋得杨花原文

又见杨花舞,清和节令初。

纷纷岂有瓣,去去总乘虚。

颃颉迷狂燕,噞喁引醉鱼。

诗题供雨后,画景称春馀。

憎爱全无系,飘沉任所如。

莫教频点砚,镇日笼纱疏。

诗词问答

问:赋得杨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赋得杨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赋得杨花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

参考注释

花舞

(1). 唐 代舞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古之能者,不可胜记,即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傀儡子》:“花舞者,著緑衣偃身,合成花,即今柘枝舞,有花心者是也。”

(2).谓落花飞舞。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之一:“緑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节令

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节令不等人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乘虚

趁着没有提防;借虚弱之机

守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乘虚偷袭

颃颉

犹颉颃。《宋书·谢灵运传》:“覩腾翰之頏頡,视鼓鳃之往还。”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二》:“﹝ 王君玉 《燕词》﹞:‘二月池塘新社过, 六朝 宫殿旧巢空,頏頡咨西东。’”

迷狂

犹迷乱。 茅盾 《追求》二:“一是社会的动乱,包括绑票,抢劫, * ,罢工,离婚,等等;一是社会的娱乐,包括电影,戏剧,跳舞场,等等。这相反的两方面都反映着现代生活的迷狂,是诊断社会健康与否的脉搏。”参见“ 迷乱 ”。

噞喁

(1).鱼口开合貌。《文选·左思<吴都赋>》:“葺鳞鏤甲,诡类舛错,泝洄顺流,噞喁沉浮。” 刘逵 注:“噞喁,鱼在水中群出动口貌。”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宋 王禹偁 《续戒火文》:“社鸟鸣以啁唧,池鱼涸而噞喁。”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置之盆池,游泳噞喁,粲若锦綺。”

(2).借指鱼。 唐 元稹 《度门寺》诗:“画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宋 梅尧臣 《重送曾子固》诗:“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3).比喻开 * 谈。 宋 黄庭坚 《阻风铜陵》诗:“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4).比喻求食。

醉鱼

(1).一种捕鱼方法,使鱼中毒假死而后复活。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土人不善施网罟,冬积柴水中为罧以取之,以擣泽蓼杂煮大麦撒深潭中,鱼食之輒死,浮水上,可俯掇,久之復活,谓之醉鱼云。”

(2).用酒浸渍制作的鱼。

诗题

(1).诗的题目。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钓具每随轻舸去,诗题閒上小楼分。” 宋 徐铉 《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筵上诗题共笔牀,罇前酒兴话 高阳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上思有以难之,值乙未会试,钦命诗题为‘灯右观书’四字。”

(2).诗的题材。 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之九:“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景大先生 么?这样好天气,他先生正好到 六桥 探春光,寻花问柳,做 西湖 上的诗。絶好的诗题,他怎肯在店里坐着?”

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画景

画中的景物。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兔子﹞在美人蕉的花丛中,在碧绿的嫩草里,互相追逐着的情形最是有风趣的画景。”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的摆在脑际。”

憎爱

憎恨与喜爱。《韩非子·解老》:“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鬭之爪角害之。”《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 宋 曾巩 《泰山谢雨文》:“其虚心也,物有来而必应;其公听也,无憎爱之常情。”

所如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莫教

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镇日

从早到晚;整天

镇日心不定

笼纱

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 宋 姜夔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

标签:柳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