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逸人归茅洞

作者:周文璞 朝代:宋代

送逸人归茅洞原文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诗词问答

问:送逸人归茅洞的作者是谁?答:周文璞
问:送逸人归茅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文璞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文璞名句大全

周文璞送逸人归茅洞书法欣赏

周文璞送逸人归茅洞书法作品欣赏
送逸人归茅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三君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白鹄

(1).鸟名。又名天鹅。全身羽毛雪白。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弋白鵠,连鴐鹅。”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我盼望你今后的景况像湖心底白鹄一样。”

(2).良马名。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武帝 讨 董卓 ,夜行失马, 洪 以其所乘马上帝。其马号曰白鵠。此马走时,惟觉耳中风声,足似不践地。”

山椒

(1).山顶。 汉武帝 《李夫人赋》:“惨鬱鬱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於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文选·谢庄<月赋>》:“ 洞庭 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於山椒,雁流哀於江瀨。” 李善 注:“山椒,山顶也。” 元 汤式 《天净沙·小景》曲:“翠岧嶢天近山椒,緑蒙茸雨涨溪毛,白靉靆云埋树腰。” 清 顾炎武 《劳山歌》:“何时结屋倚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2).即花椒。

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东 一带。 帝乙 、 帝辛 时曾多次抗 殷 ,后为 殷 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采药

见“ 采药 ”。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水程

(1).水路。 唐 卢纶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诗:“水程通海货,地利杂 吴 风。” 明 袁宏道 《别无念》诗之五:“陆程 华容 道,水程 京口 驛。”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出 钞关 马头登舟,四里 文峯寺 ,四里 九龙桥 ,八里 高旻寺 行宫,计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

(2).水路的里程。 唐 杜甫 《宿青草湖》诗:“宿桨依农事,邮籤报水程。”《元史·世祖纪二》:“戊辰,命选善水者一人,沿 黄河 计水程达 东胜 可通漕运,驰驛以闻。”

寻幽

(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午朝

指皇帝中午登朝议事。多行于 明 朝。 明 黄瑜 《双槐岁钞·午朝奏事》:“ 景泰 中,午朝许大臣造膝奏事,面决可否,即施行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闻禁中近习划龙船,朝下即事射鱼,酣笑为乐,或日昃始休。奈何,予因有午朝之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