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宣靖类见帖赞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曾宣靖类见帖赞原文

公在嘉佑,辅政受遗如毕公高,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
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厅也。
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
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黄姿也。

诗词问答

问:曾宣靖类见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曾宣靖类见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嘉佑

谓上天的降福和保佑。《宋书·乐志二》:“皇圣膺嘉祐,帝业凝休祥。”

辅政

辅佐治理政事。《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前为将军辅政,欲排退 许 史 ,专权擅朝。”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受遗辅政,屡遇废置,故 齐王 不明,不获思庸於 亳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及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望消弭天变。”

受遗

古代谓大臣接受皇帝的遗命以辅政。《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将率则 卫青 、 霍去病 ,受遗则 霍光 、 金石磾 ,其餘不可胜纪。”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

勋烈

叫作“勛烈”。功业,功勋。《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歷事二主,勋烈独昭。” 唐 元稹 《崔蔇检校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 崔蔇 等自 元和 以来,有大勋烈於天下。” 明 张居正 《悯忠赋》:“勛烈轻於纤埃兮,衅罪积於邱山。”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治平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苏轼 《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 、 商 、 周 ,最称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自齠齔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从学仕之日,出去临民,便擢治平之最。”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画一

(1).一致;一律。《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司马贞 索隐:“ 小颜 云:画一,言其法整齐也。”《旧唐书·裴度传》:“军法严肃,号令画一,以是出战皆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长安 等驛应设廩粮等项,应宜改设,与各府县画一,便于遵行。”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译名应该画一,那固然倒是急务。”

(2).逐一;一一条列。 宋 范仲淹 《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军州事贾公墓志铭》:“不事风威,州县九品,必延见与语,得其善,则画一以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如此而人心不革,盗贼不衰者未之有也。谨条其事,画一如左。”参阅 清 黄生 《义府·画一》。

相国

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德心

仁善之心。《诗·鲁颂·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朱熹 集传:“德心,善意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宋 曾巩 《回运使郎中状》:“虽德心之大,遗名秩以自谦;而士品之微,顾材资而安称。”

休休

悠闲的样子

休休有容。——清· 张廷玉《明史》

功成身退

语本《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本作“ 功遂身退 ”。后以“功成身退”谓大功告成之后,自身隐退,不再作官。 宋 苏轼 《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功成身退,人臣之常。寿考康强,有不得谢。” 郁雯 《李清照》三:“ 赵挺之 也觉得 徽宗 脾气古怪, 蔡京 这个左仆射更是难处,还是以‘功成身退’为佳。”

中令

(1).中书令的省称。 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王献之 为中令。 献之 少而标迈,不寻常贯,为一时风流之冠。 献之 卒,以 王珉 为中书令。世谓之 大王令 、 小王令 也。” 唐 许浑 《出永通门经李氏庄》诗:“力保山河家又庆,祗应中令敌 汾阳 。” 宋 王禹偁 《三月二十七日偶作简仲咸》诗:“请看富贵 赵中令 ( 赵普 ),已作 北邙 山下尘。”

(2). 金 职官名。正七品。参阅《金史·选举志二》。

帖字

谓熟记经书以应帖试。《旧唐书·杨绾传》:“今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不穷旨义,岂能知迁怒贰过之道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唯择浮艷,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乎?”参见“ 帖经 ”。

宛然

(1) 真像;非常像

(2) 真切,清楚

封识宛然。——《汉书·李广苏建传》

宛然旧日情景,又在眼前

周密

(1) 周到细密

周密思考

(2) 严密无缝

覆盖周密。——《后汉书·张衡传》

无间

(1) 中间没有间隙

亲密无间

(2) 不间断

气象观测,日夜无间

(3) 不分别

无间是非

笔法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春秋笔法

繇此

(1).由此,从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论。繇,通“ 由 ”。《汉书·冯唐传》:“繇此言之,陛下虽得 李牧 ,不能用也。” 明 张居正 《圣孝纪》:“繇此观之,圣孝根心,非天所授,詎能然乎?” 清 李楷 《<嵞山集>序》:“繇此推之,必律天下之人皆归於己一轨。”

(2).因此。繇,通“ 由 ”。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公卿家子有宾客亲党之助,略识文书章句,輙出与寒士较重轻,繇此,名称多归之,而主陞絀者,因得与大位。”

尚可

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