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道中作·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顺义道中作·其二原文

芃芃秋麦露含珠,又见新耕趁润腴。

百雉由来皆保障,缓循兰埒过狐奴。

诗词问答

问:顺义道中作·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顺义道中作·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顺义道中作·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五

参考注释

秋麦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含珠

(1).口中衔珠。《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2).喻怀才。 宋 梅尧臣 《哀国子黄助教》诗:“儒者务欲博,诵説穷冬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死者口中所含之珠。《吕氏春秋·节丧》:“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 高诱 注:“含珠,口实也。” 章炳麟 《信史下》:“古之葬者,含珠鳞施。鳞施者,玉柙是也。”参见“ 含 ”。

见新

〈方〉∶修理装饰旧房屋、器物,使之像新的一样

把门面油漆见新

百雉

(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 春秋 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 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 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

(3).借指城墙。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 刘禹锡 《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唐 韩翃 《寄赠虢州张参军》诗:“百雉归云过,千峯宿雨收。” 明 高攀龙 《王侯祠两庑记》:“当寇之炽也,百雉而外,白骨矣。” 清 陈梦雷 《泉郡夜半闻警》诗:“ 细柳 军威肃, 金墉 百雉牢。”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保障

(1) 保护(权利、生命、财产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国家安全

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确保;保证做到

保障供给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