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永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思永斋原文

朴斲含经畔,往来亦憩留。

澄观非藻缋,托志在清幽。

上下鸢鱼若,居稽今古求。

言经如展读,切已慎身修。

诗词问答

问:思永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思永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思永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六

2. 是处在含经堂西

参考注释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含经

心怀常道。《东观汉记·郭丹传》:“功曹稽古含经,可谓至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秃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藻缋

见“ 藻绘 ”。

托志

寄托情志。

清幽

清静幽深

泉石清幽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鸢鱼

见“ 鳶飞鱼跃 ”。

居稽

谓居于今世而求合于古代。指怀古。语本《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 郑玄 注:“稽,犹合也,古人与合则不合於今人也。” 清 刘大櫆 《程易田诗序》:“念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展读

犹阅读。 宋 秦观 《答傅彬老简》:“发函展读,殆不能释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适 葛 闻 温 菊变緑,讶之,躬诣其斋,见词便取展读。” 郭沫若 《落叶·第二十七信》:“我赶快到无人的空室里开来展读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