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

作者:周必大 朝代:宋代

原文

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
献粣聊将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苏。
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顶疑尝释氏醐。
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

诗词问答

问:《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的作者是谁?答:周必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必大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必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习池

见“ 习家池 ”。

校尉厨

《晋书·阮籍传》:“ 籍 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后因以“校尉厨”代指美酒。 宋 周必大 《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狸次韵》:“先生岂比 习池 徒,薄醖仍惭校尉厨。”

粔籹

古代的一种食品。以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犹今之馓子。又称寒具、膏环。《楚辞·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王逸 注:“言以蜜和米麵,熬煎作粔籹。” 唐 刘禹锡 《楚望赋》:“投粔籹以鼓檝,豢鱣魴而如牺。” 宋 陆游 《九里》诗:“陌上鞦韆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明 徐渭 《张母八十序》:“而太君者,与其太公竝拊而怜爱之,至则啖以粔籹餦餭,或出果饵入袖中戏剧。”

餔糟

1.饮酒;吃酒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屠苏

(1) 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2) 房屋;草庵

人手

(1) 可动用的人力;可动员的人员;人力资源

(2) 专门做某种工作的人

人手太少

(3) 每人的手里

人手一册

灌顶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所谓灌顶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门先访师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顶法,入修三密,愿证瑜伽,犹如世间轮王太子,欲绍王位,以承国祚,用七宝瓶,盛四大海水,灌顶方承王位,故号佛子。” 唐 顾况 《行路难》诗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国 ,与汗灌顶,病立愈,遂兴禪教。”

释氏

佛姓 释迦 的略称。亦指佛或佛教。《晋书·何充传》:“于时 郗愔 及弟 曇 奉天师道,而 充 与弟 準 崇信 释氏 。”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 释氏 之教,义本慈悲。”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 释氏 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崔侍郎 安潜 ,崇奉 释氏 ,鲜茹荤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余平生不信 释氏 之学,而梦中所见如此,殆不可解。” 清 王锡 《法相寺》诗:“ 释氏 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寻花

(1).出游赏花。 唐 白居易 《且游》诗:“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 宋 梅尧臣 《永叔见索叙述》诗:“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2).喻狎妓。《孽海花》第二二回:“这回三年服满,进京谢恩,因为与 庄稚燕 是世交兄弟,一到京,就住在他家里,只晓得寻花夕醉,挟弹晨游,过着快乐光阴。”

提壶

鹈鹕

诗文赏析


【原题】:
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貍次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