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祭风师五首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熙宁祭风师五首原文

粟粟坛坫,载是豆觞。
醇烈氤氲,普荐芬芳。
酌之维宜,献之维时。
民有报侑,灵用安之。

诗词问答

问:熙宁祭风师五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熙宁祭风师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坛坫

(1).会盟的坛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 曹子 ( 曹沫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于坛坫之上。” 明 宋濂 《燕书》之二三:“ 襄公 曰:‘人皆相率,约君以礼,子奈何欲兴戎乎?坛坫之间,玉帛交错,而使甲士厠之,人其谓我何?’”

(2).指谈判场所。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 日本 于此次交涉,以区区一纸恫吓之书,居然索我巨量之权利于坛坫俎豆之间,所获不可谓不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公电·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合全国之心,结全国之力,一致对外,犹惧不足以争胜坛坫,保全海疆。”

(3).法坛。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受道的人﹞环绕坛坫,不断地口中念念有词,向神祇忏悔。”

(4).指文人集会或集会之所。 明 方孝孺 《宋山言墓表》:“自 长洲 韩公 以文学为海内宗,群士坛坫,莫盛于 吴 中。” 清 姚鼐 《祝袁简斋八十寿》诗:“先生筑舘 冶城 隈,坛坫争趋末座来。”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 江氏 世族繁衍,名流代出,坛坫无虚日。”

(5).引申指文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康熙 间, 萧山 毛西河 奇龄 、 钱唐 毛稚黄 先舒 、 遂安 毛会侯 际可 ,俱以文章雄长东南坛坫。” 蒋信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簫心剑气总钟情,坛坫流传领袖名。”

(6).指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迨近日 吴文中 始从 顾 陆 探讨得来,百年坛坫,当属此生矣。” 清 查慎行 《到广州赠大中丞佟陶庵》诗:“节鉞威名行地远,文章坛坫比官高。”

(7).指讲坛或舆论界。 清 顾炎武 《复张又南书》:“倘逖听不察,以为自立坛坫,欲以奔走天下之人,则 东林 覆辙,目所亲见,有断断不为者耳。” 郭沫若 《洪波曲·南京印象》五:“各方面的代表在辩论坛坫上都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

豆觞

豆肉,觞酒。指酒馔。 唐 白居易 《祭李司徒文》:“至於豆觴之会,轩盖之游,多奉光尘,最承欢惠。” 宋 沉遘 《中书谢译经御筵表》:“恩推慈惠,宴旅豆觴。”《 * 词话》第七二回:“二十八日小儿弥月之辰,寒舍薄具豆觴,奉酹厚腆,千希鱼轩賁临。”

醇烈

味道醇厚浓烈

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普荐

指铏羹,加五味作料而盛于铏器中的汤菜。《仪礼·士虞礼》:“嘉荐普淖,普荐溲酒。” 郑玄 注:“普荐,鉶羹,不称牲记其异者。”一说,为俎上之物。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仪礼》。

芬芳

(1) 香;香气

芬芳袭人

(2)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维时

斯时;当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敕词与部奏违异》:“盖维时阁老以权臣自任,不復顾惮,惟其意之所欲为矣。”《红楼梦》第一○五回:“ 赵堂官 一迭声叫:‘拿下 贾赦 ,其餘皆看守。’维时, 贾赦 、 贾政 ……俱在,惟 宝玉 假説有病,在 贾母 那边打闹。”

民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孙中山 《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民有,即民族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独佔。”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真正的‘民治、民享、民有’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才能实现。”

灵用

神妙的作用。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吾君,龙也。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陵谷。道士,乃人也。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 阿房 。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