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林中丞二首·其二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哭林中丞二首·其二原文

星陨辕门上将才,延陵挂剑重堪哀。

故人不尽羊昙泪,忍向西州问草莱。

诗词问答

问:哭林中丞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佘翔
问:哭林中丞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哭林中丞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2. 哭林中丞二首中丞讳润号念堂嘉靖丙辰进士居御史疏劾鄢懋卿以副都榷理盐政苛索至数百万道路供费以亿计又劾严嵩受贿请拓府第开地脉以当王气又劾世蕃僣逼无上招亡命集江干疑有非常乞磔之市以消祸萌严氏伏诛朝野肃清皆公力也

参考注释

星陨

(1).天星坠落。《春秋·庄公七年》:“夜中,星陨如雨。”《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按,此二例指流星雨。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

(2).喻名人死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智士石坼,贤人星陨。”

辕门

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上将

(1) 指地位高的将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 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2) “军衔”的一级。将官中的一级,低于大将,高于中将

延陵

(1).古邑名。 春秋 吴 邑,公子 季札 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 江苏 常州市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终身不入 吴 国。” 何休 注:“ 延陵 , 吴 下邑。”《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封於 延陵 。”

(2).借指 季札 。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 延陵 有作, 侨 肸 是与。” 宋 范仲淹 《吴岩寺》诗:“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你虽是 王莽 虚谦,我当做 延陵 真让。”参见“ 延陵季子 ”。

(3). 汉成帝 陵。《汉书·成帝纪》:“﹝ 绥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汉成帝 。《汉书·元后传》:“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於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慙於 延陵 乎!”

(5).复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盖 。见《宋书·谢晦传》。

挂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 春秋 时, 吴王 寿梦 少子 季札 封于 延陵 ,号 延陵季子 。他出使路过 徐国 , 徐国 国君很爱他的剑。 季札 已心许,准备回来时再送给他。等到回来时, 徐 君已死, 季札 就把剑挂在 徐 君墓上,表示不能因 徐 君已死而违背自己许剑的心愿。后以“挂剑”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讳称朋友逝世。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诗:“不期先挂剑,长恐后着鞭。” 明 张煌言 《祭定西侯张侯服文》:“徒深挂剑之怀,每阻炙鸡之愿。” 苏曼殊 《答萧公书》:“今托 穆弟 奉去《饮马荒城图》一幅,敬乞足下为焚化於 赵公 伯先 墓前,盖同客 秣陵 时许 赵公 者,亦昔人挂剑之意。”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羊昙

晋 谢安 之甥。《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将 羊昙 醉后过 西州 恸哭而去的事用为感旧兴悲之典。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 季子 生前别, 羊曇 醉后悲。” 清 许廷鑅 《重过东园别墅感旧作》诗:“今日 羊曇 头白尽,尚零哀泪过 西州 。”

西州

(1).古城名。 东晋 置,为 扬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晋 谢安 死后, 羊昙 醉至 西州 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 唐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诗:“ 西州 城外花千树,尽是 羊曇 醉后春。” 宋 苏轼 《日日出东门》诗:“何事 羊公子 ,不肯过 西州 。” 宋 张炎 《甘州·辛卯岁沉尧道同余北归》词:“短梦依然 江 表,老泪洒 西州 。”参见“ 西州路 ”。

(2).指 陕西 地区。《战国策·韩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胜於 韩原 而霸西州, 晋文公 一胜於 城濮 而定天下。”《晋书·张轨传》:“ 张凉州 一时名士,威著西州。”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西州士女 章臺 柳,南国江山玉树花。”

(3).指 巴 蜀 地区。《后汉书·廉范传》:“ 范 父遭丧乱,客死於 蜀汉 , 范 遂流寓西州。”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求贤索友,歷于西州。”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其珪璋瑚璉之器,则 陈伯臺 、 李季子 、 申伯 之徒,文秀暐曄,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於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明 孙蕡 《下瞿塘》诗:“我从前月来西州, 锦官城 外十日留。”

(4). 唐 贞观 十四年(公元640年)灭 麴氏 高昌 ,以其地置 西州 ,辖境相当今 吐鲁番盆地 一带,为东西交通要冲。

草莱

(1).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 清 周亮工 《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

(2).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 * 好垦草莱。”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

(3).犹草野。乡野;民间。《汉书·蔡义传》:“臣 山 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闻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议婚》:“苍天不负奇才,拔英雄自草莱。”

(4).布衣。平民。《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草莱乐业,守屏称事。” 张铣 注:“草莱谓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谓州牧也。”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六:“用人限资格,何以服草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