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夏书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读夏书原文

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一朝财得居平土,峻宇雕墙已遽兴。

诗词问答

问:读夏书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读夏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读夏书书法欣赏

陆游读夏书书法作品欣赏
读夏书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 鬲津 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唐 卫次公 《渭水贯都赋》:“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 长江 巨浸,瀰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 清 黄景仁 《望泗州旧城》诗:“ 泗 淮 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

(2).大水。指大海。 唐 许彬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诗:“不易识 蓬瀛 ,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 太湖 ﹞虽北压 扬子江 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第四章:“倘无罗经以定方向,则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顾无涯,谁敢冒险远离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呜呼!巨浸、大疫, * 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 大梁 水后, 西亭 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泽。《宋史·食货志上一》:“ 太湖 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蟾蜍》:“ 嘉庆 己卯八月, 河 决, 开封 兰阳 一带皆成巨浸。”

天日

天空和太阳,喻指光明

沸腾

(1) 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而急剧气化

(2) 比喻情绪激昂或兴旺发达

热血沸腾

节日的闹市,人群沸腾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丘陵

地形的一种,指地势起伏不平,连接成大片的小山

穿过一片丘陵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平土

(1).指平原之地。《孟子·滕文公下》:“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汉 蔡琰 《悲愤诗二章》之一:“平土人脆弱,来兵皆 胡 羌 。” 宋 梅尧臣 《送刘秀才归当涂》诗:“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初税亩说》:“盖田可井者,必平畴沃壤, 班 所云平土可以为法者是也。”

(2).平整土地。 林斤澜 《母女》:“四女儿平土如和面,是个平土家。”

峻宇雕墙

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北史·薛道衡传》:“ 叔宝 峻宇彫墙,酣酒荒色。”亦作“ 峻宇雕墙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峻宇雕墙,亟成壮丽。” 宋 陆游 《读<夏书>》诗:“一朝财得居平土,峻宇雕墙已遽兴。” 元 张可久 《拨不断·会稽道中》曲:“峻宇雕墙宰相家,夕阳芳草渔樵话,百年之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墙壁》:“‘峻宇雕墙’,‘家徒壁立’,昔人贫富,皆於墙壁间辨之。”

见“ 峻宇彫墙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