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吹笛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舟人吹笛原文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谷。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

诗词问答

问:舟人吹笛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舟人吹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杨万里舟人吹笛书法欣赏

杨万里舟人吹笛书法作品欣赏
舟人吹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无风

(1).没有风。 唐 韩愈 《南山诗》:“无风自飃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薇衔》:“按 酈道元 《水经注》云: 魏兴 锡山 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自摇。则吴风亦作无风。”参见“ 无风独摇草 ”。

(3).气象学上指零级风。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烟直上。

平绿

一片绿色。亦指平展而绿色的园地或原野。 唐 温庭筠 《鸡鸣埭歌》:“芊绵平緑 臺城 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唐 温宪 《春鸠》诗:“村南微雨新,平緑净无尘。” 宋 贺铸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诗:“纷华埽不见,蝴蝶飞平緑。”

靴文

亦作“鞾文”。亦作“鞾纹”。靴皮的花纹。形容细波微浪。 宋 苏轼 《游金山寺》诗:“微风万顷鞾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清 唐孙华 《赁小舟渡江》诗:“波光散作鞾纹细,风绪收归镜面平。”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莹然

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

珠玉莹然

千顷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无瑕

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白璧无瑕

儿郎

(1) 青年,小伙子

(2) 儿子

卖儿郎

(3) 对士兵的称呼

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欧阳予倩《木兰从军》

不耐

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横笛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后汉 马融 所赋长笛…… 李善 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 融 之所赋者。” 胡道静 校证引 朱珔 《<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 宋 李清照 《满庭霜》词:“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吹云

(1).吹起云气。 汉 焦赣 《易林·复之恒》:“雨师驾駟,风伯吹云; 秦 楚 争强,施不得行。” 三国 魏 曹植 《吹云赞》:“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鬱。” 唐 刘禹锡 《边风行》:“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2).鼓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鼓,一名吹云。”

(3).国画中画云技法之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古人画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溼綃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清长

清美长厚。《世说新语·品藻》“ 阿奴 比丞相但有都长” 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 《语林》:“ 刘真长 与丞相不相得,每曰:‘ 阿奴 比丞相条达清长。’”

彻天

(1).上达云天。形容盛大。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否》:“戴日精光,驂驾六龙;禄命彻天,封为 燕 王。”

(2).上达云天。形容高。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汪凤》:“遥见二青气,粗如箭簳,而紧鋭彻天焉。” 清 孙枝蔚 《次韵答邓孝威》之六:“烽火回头尚彻天,须将现在鬭尊前。”

(3).上达云天。形容声音响亮。 宋 陈师道 《妾薄命》诗:“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赵朴初 《浣溪沙·和毛主席民族歌舞晚会》词:“铜鼓芦笙响彻天,轻裾长袖舞翩躚,歌声齐唱大团圆。”

(4).整天。《中国歌谣资料·河南新乡民歌<一把骨头蹦着筋>》:“乡长顿顿不离荤,保甲长彻天醉熏熏。”

腰鼓

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

如雨

(1).形容多。《诗·齐风·敝笱》:“ 齐 子归止,其从如雨。” 毛 传:“如雨,言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2).谓别后很难重逢,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3).凄苦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琉璃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来许

后进;后辈。《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毛 传:“许,进。” 马瑞辰 通释:“‘昭兹来许’,犹上章‘昭哉嗣服’也,诗五章皆首尾相承,此特易字以协下韵,哉与兹声同。来,犹后也。后,犹嗣也。来许,犹云后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药王庙》:“今虽莫详其处,尚有存图,以示来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