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伏日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上伏日作原文

伏日三旬或四旬,其长其短不能均。

三庚初值晴和日,幸协农占慰倍寅。

诗词问答

问:上伏日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上伏日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上伏日作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三

2. 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此定例也而中伏有十日二十日之不同者盖以夏至日所值之干有异故长短不齐如夏至日逢庚则推至立秋前应有五庚遇三庚起初伏四庚为中伏下距立秋后初庚以前得二十日如夏至日逢辛至立秋前则祗有四庚遇三庚起初伏四庚为中伏下距立秋后初庚以前祗得十日是以每年总计三伏有三旬四旬之不同也

参考注释

伏日

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詔赐从官肉。” 颜师古 注:“三伏之日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三庚

(1).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之始。 唐 曹松 《夏日东斋》诗:“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2).三伏。 宋 黄昃 《酹江月·夜凉》词:“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

晴和

天气晴朗,气候温和

天气晴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