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和陶杂诗十一首原文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诗词问答

问:和陶杂诗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和陶杂诗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得道

(1) 指符合正义

得道多助

(2) 指道教、佛教修行达到非凡的境界

褊迫

(1).狭窄,不宽广。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第宅》:“ 高宗 时,中书侍郎 李义琰 亦至褊迫。 义琰 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高宗 闻而嗟嘆。”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七:“ 蓝乔 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2).犹褊急。 宋 王安石 《上张枢密书》:“某蠢陋褊迫,不知所向。” 明 方孝孺 《送郑淑贞之成都》诗:“况我褊迫士,志意早衰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先生静者儔,涉世戒褊迫。”参见“ 褊急 ”。

屋山

(1).屋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泛指屋顶。 宋 范成大 《中秋无月复次韵》:“屋山从捲 杜陵茅 ,门径慵芟 仲蔚 蒿。”

(3).指紧靠屋脊左右两侧的山墙。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顷时有数道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山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夜大风雨,有雷火自屋山穿过,如电光一掣然,墙栋皆摇。”原注:“近房脊之墙谓之屋山,以形似山也。”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来宁

归宁。谓女子回娘家省亲。《左传·僖公十四年》:“ 鄫季姬 来寧,公怒,止之,以 鄫子 之不朝也。” 唐 韩愈 《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岁时之嘉,嫁者来寧,累累外孙,有携有婴。”

道度

(1).经过。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秦始皇 ﹞东游之 会稽 ,道度 牛渚 ,奏 东安 。 东安 今 富春 、 丹阳 、 溧阳 、 鄣故 、 餘杭軻亭 南,东奏 槿头 ,道度 诸暨 大越 。”

(2).规律;规矩。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举足则蹈道度,抗手则奉绳墨。”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缩,推兴亡之道度者,术人也。赴 * 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3).指法度。 唐 张说 《为留守奏庆山醴泉表》:“《潜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协中,则醴泉出。’”

太白

(1) 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2) 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巅。—— 李白《蜀道难》

(3)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钟

远游

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同藏

(1).谓夫妇同室而居,同器藏衣物。《礼记·内则》:“少事长,贱事贵,咸如之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 郑玄 注:“衰老无嫌。” 孔颖达 疏:“夫妇唯至七十,同处居藏,无所间别。”

(2).谓胸怀相同。 宋 叶适 《戴佛墓志铭》:“岂无长林,何必高冈,棣华连理,伯季同藏。”

谓合葬。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随葬东土,在 河 之阳,遥望公坟,而不同藏。”

一瓢

《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云海

俯视时看到的如海涛起伏的云,泛指海天高远;苍茫空阔之境

见客

接待来宾。 郭沫若 《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普遍的一桌席起码要上三十元才可以见客,古人所谓‘一食破中人之产’者,现在大家都见惯不惊,而且竞相比赛。”

养火

谓不断供给燃料,使燃烧之火保持不灭。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宋时炼丹》:“ 章圣 ( 宋真宗 )时,炼丹一炉,在翰林司金丹阁,日供炭五觔,至 熙宁 元年,犹养火不絶。”

看作

当做

把麦子看作是韭菜的城里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