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闺

作者:沈榛 朝代:明代

踏莎行·春闺原文

飘拂东风,葳蕤芳草。

翩翻蝶趁晴光好。

房栊寂寞倦凭栏,静看花影幽阶扫。

独对韶华,慵开襟抱。

博山强自添龙脑。

香奁鸾镜启还收,任它红杏临窗笑。

诗词问答

问:踏莎行·春闺的作者是谁?答:沈榛
问:踏莎行·春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沈榛的名句有哪些?答:沈榛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参考注释

飘拂

轻轻飘动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委顿;委靡不振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翩翻

(1).上下飞动貌。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宋 朱淑真 《春日行》:“何处飞来双蛺蝶,翩翻飞入寻香径。” 明 王錂 《春芜记·探遗》:“笑翩翻舞蝶,空是追随。”

(2).飘忽摇曳貌。 汉 刘向 《说苑·指武》:“钟鼓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於地。”《三国演义》第二六回:“ 文丑 沿河赶来,忽见十餘骑军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出马而来,乃 汉 寿亭侯 关云长 也。”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卷堂文》:“风吹纸帐影翩翻,惊回旅梦。”

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緑苹。”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达夫 《采石矶》:“呆着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笔来伏下身去,在诗的前面填了‘秋夜’两字,作了诗题。”

房栊

亦作“ 房笼 ”。1.窗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櫳虚兮风泠泠。” 颜师古 注:“櫳,疏槛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 缪启愉 校释:“笼…… 明 清 刻本及辑要引作‘櫳’”。 黄麓森 校记:“櫳、笼古通。” 南朝 宋 谢惠连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落日隐櫩楹,升月照房櫳。”

(2).泛指房屋。《文选·张协<杂诗>之一》:“房櫳无行跡,庭草萋以緑。” 李周翰 注:“櫳亦房之通称。” 唐 王维 《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云中鷄犬喧。”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房櫳深暮,侍夫人挑灯将卧,忽闻得牕外人行,我两个呵,急出去週围寻顾。”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忽见瓶花大放,其长若人,自几跃地,彳亍效人行,竟出房櫳。”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凭栏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看花

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独对

(1).单独召见问对。《新唐书·蒋伸传》:“ 宣宗 雅信爱 伸 ,每见必咨天下得失…… 伸 三起三留,﹝帝﹞曰:‘他日不復独对卿矣。’ 伸 不諭,未几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傅文忠》:“ 傅文忠 为椒房懿亲,人实勤谨,故特命晚间独对,復赏给黄带,四团龙补服。”《清史稿·文祥传》:“ 英 法 联军犯 天津 , 僧格林沁 密疏请幸 热河 。 文祥 ……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请独对。”

(2).独自面对;单独相对。 清 刘献廷 《和异君看梅之作》:“佳游深寤寐,独对真徘徊。” 茅盾 《色盲》:“﹝ 林白霜 ﹞和青年女子独对,而且在一个汽车里,这在他还是第一次,虽然不至于手足无措,确有几分彷徨无主了。”

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开襟

(1) 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前面的部分分开,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在右侧的叫右开襟

(2) 敞开衣襟

博山

博山炉的简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 洛阳 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 秦 女携手仙。” 宋 杨万里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之七:“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半篝残火听譙鼓,一缕名香裊博山。”

龙脑

蒸馏龙脑树的树干而得到像樟脑的物质,有清凉气味。可制香料,也可入药

香奁

亦作“ 香匳 ”。 1.杂置香料的匣子。《周书·艺术传·姚僧垣》:“灵上唯置香奩,每日设清水而已。” 唐 薛能 《送浙东王大夫》诗:“香匳扃凤詔,朱篆动龙坑。”

(2).妇女妆具。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猗歟彤管,丽矣香奩。” 南唐 李煜 《挽辞》:“玉笥犹残药,香匳已染尘。” 宋 贺铸 《琴调相思引》词:“赖白玉香匳供粉泽。” 清 陈维崧 《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

(3).借指闺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至 吴融 、 韩渥 香奩脂粉, 杜荀鹤 、 李山甫 委巷丛谈,否道斯极, 唐 亦以亡矣。” 明 高瑞南 《四声怨》曲之七:“风风雨雨,香奩寂寞此时情,几阵心寒枕上听。” 林纾 《桐城派古文说》:“ 中郎 兄弟,几以香奩谐笑入文字矣,一堕其樊中,即生魔障。”

鸾镜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 王结罝 峻祁之山 ,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