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锡光先生父志斌(蜀富顺人)

作者:王佐(汝学) 朝代:明代

原文

君王锡得老来闲,半世逍遥水石间。

花雨残春人不见,松风凉夜鹤空还。

精魂去上三生石,秘检归藏二酉山。

收拾委和还造化,任教渣滓落尘寰。

诗词问答

问:《挽锡光先生父志斌(蜀富顺人)》的作者是谁?答:王佐(汝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佐(汝学)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佐(汝学)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2. 蜀富顺人

参考注释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半世

人生的一半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水石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花雨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 * 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慈云广荫庇。”

(3).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纷飞。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诗序:“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春人

(1).游春的人。 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铭》:“禁苑斜通,春人常聚。”

(2).怀春的人。春,指男女 * 。 明 杨慎 《扶南曲》之一:“春人辞曲房,罗綺杂花香。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 清 冯珍 《满江红·春晓》词:“早朦朧,听遍卖花声,春人起。”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凉夜

秋夜。 晋 潘岳 《秋兴赋》:“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迺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精魂

(1) 灵魂

(2) 精神

三生石

传说 唐 李源 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 三峡 ,见妇人引汲, 观 曰:“其中孕妇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观 果殁,而孕妇产。及期, 源 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 因知牧童即 圆观 之后身。见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 杭州 天竺寺 后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圆观 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 南岳 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元 萧列 《八声甘州》词:“三生石,情缘千里,风月柴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或以此一念,三生石上,再种后缘,亦未可知耳!” 程善之 《胡淑娟女士挽歌》:“支机夜冷三生石,天孙闇倚银河泣。”参见“ 三生 ”。

秘检

神秘而稀罕的书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竹简韦编,既非易致,灵文祕检,又率难窥。”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翫月宫》:“玄文祕检弢深奥,何处参求道妙?”

归藏

(1).三《易》之一,相传为 黄帝 所作。《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於中,故名为《归藏》也。” 汉 桓谭 《新论》:“《归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隋书·经籍志一》:“《归藏》十三卷, 晋 太尉 薛贞 注…… 汉 初已亡,案 晋 《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元 张可久 《满庭芳·金华道中》曲:“数前程掐得箇《归藏》卦。”

(2).敛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 王冰 注:“物寒故归藏也。” 高士宗 注:“内归藏密也。”

归葬。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归藏有日,先远戒期。” 明 高攀龙 《泰伯庙碑》:“盖 梅里 平墟 为 泰伯 端委之地, 皇山 为归藏之地。”

酉山

指 小酉山 。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 楚 酉山 , 吴 林屋 ,其中有书佇深谷。”参见“ 酉阳 ”。

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委和

(1).谓自然所付与的和气。《庄子·知北游》:“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 宋 苏轼 《告文宣王文》:“一气之委和,与万物之至精,或为 淮夷 之蠙珠,或为云汉之华星。”参见“ 委形 ”。

(2).谓随顺自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礪过分,则神疲而气衰。”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迷邦纵性,委和从化。”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任教

担任教师、教练等工作

他在大学任教

渣滓

(1)

(2) 精选提炼后的残渣

(3) 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

落尘

(1).《西京杂记》卷四:“ 东方生 善啸,每曼声长啸,輙尘落帽。”后以“落尘”形容歌声美妙。 唐 黄滔 《答陈磻隐论诗书》:“亦犹琴之舞鹤跃鱼,歌之遏云落尘。”《 * 词话》第四三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遶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2).下凡。《红楼梦》第一回:“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你我再去。如今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3).篦梳的别名。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篦梳一名落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