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杂咏·重云道中海棠

作者:李騊 朝代:宋代

原文

万点梢头烂晓霞,谩随闲世斗春华。

孤根自是生穷僻,未必轻输别圃花。

诗词问答

问:《游终南山杂咏·重云道中海棠》的作者是谁?答:李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騊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2. 按:《金石萃编》引《石墨镌华》:“崇宁二年六月一日,李騊通判秦中,留题终南,而鄠令崔珙书刻石。騊诗珙书,皆不离宋人本色。”

参考注释

梢头

(1) 树枝的顶端

月上柳梢头

(2) 原木的细端

(3) 〈方〉∶末尾;尽头

市镇梢头

闲世

亦作“间世”。隔代。指年代相隔之久。 唐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明 方孝孺 《上范先生书》:“众人盈天下,而一国一乡或得一善士。学者不絶,而百年间世或得一大贤。”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卢子由 , 武林 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

春华

(1).春天的花。《汉书·叙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容鬢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2).谓春天开花。参见“ 春华秋实 ”。

(3).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

(4).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 玉门 肠断逢秋色。”

孤根

(1).独生的根。谓孤独无依或孤独无依者。 唐 张九龄 《叙怀》诗:“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唐 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诗:“孤根自靡託,量力况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柳亚子 《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披肝沥胆谈团结,赢得孤根泪似麻。”

(2).独立的根基;独特的根底。 唐 杜甫 《滟滪》诗:“ 灧澦 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三:“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学观》:“ 杜 之《典》, 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郑樵 孤根,前无古人。”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穷僻

(1).亦作“ 穷辟 ”。贫穷偏僻。《淮南子·原道训》:“处穷僻之乡,侧谿谷之间。”《汉书·萧何传》:“ 何 买田宅必居穷辟处。” 宋 苏轼 《新城陈氏园》诗:“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严感遇》:“﹝ 严 ﹞居山中穷僻处,忍飢赋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就是跟 徐凤英 到 古北口 外收租时见过那险峻的山峦和穷僻的乡村。”

(2).贫困不遇。《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 政 独安可嘿然而止乎?”

(3).指贫困不遇之时、地或人。 汉 王充 《论衡·艺增》:“言鹤鸣九折之泽,声犹闻於天,以喻君子修德穷僻,名犹达朝廷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越王 ﹞乃使羣臣身问疾病,躬视死丧,不厄穷僻,尊有德,与民同苦乐。”

(4).谓诗风清苦,用字冷僻。《诗话总龟后集·苦吟》引 宋 魏泰 《隐居诗话》:“ 孟郊 诗蹇澁穷僻,瑑削不暇,苦吟而成。”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标签:终南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