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畅纯甫饮

作者:何失 朝代:元代

招畅纯甫饮原文

地白雪方作,城乌夜始啼。

风枝久不定,达曙未能栖。

长安多逆旅,客意势连鸡。

岂不怀其宝,念子寒与饥。

我瓮酒初熟,葡萄涨玻瓈。

野老日无事,出望几千回。

如何不见来,覆此红螺杯。

诗词问答

问:招畅纯甫饮的作者是谁?答:何失
问:招畅纯甫饮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何失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白雪

(1).洁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红楼梦》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陈毅 《延安宝塔歌》:“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张鷟 《游仙窟》:“黑云裁两鬢,白雪分双齿。” 宋 苏舜钦 《次韵和师黯》:“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白雪黄云》:“诗人喜 荆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之句,莫不极口称诵,而不知其有斧凿痕。窃谓雪不成繰,云不可割,请易繰为捲,易割为收,则丝麦自见。” 元 卢挚 《沉醉东风·春情》曲:“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

(3).古琴曲名。传为 春秋 晋 师旷 所作。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师旷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扬《白雪》,发清角,理正声,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白雪》乱纤手,《緑水》清虚心。” 清 曹寅 《冬兰》诗:“此即希声曲,应和《白雪》弹。”

(4).喻指高雅的诗词。 唐 罗隐 《秋日有酬》诗:“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 前蜀 韦庄 《对酒》诗:“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同远公和友人赠答之作》词:“况白雪连箱,读之气尽;红牙一曲,闻者心灰。”

(5).词调名。 宋 杨无咎 创作。双调九十五字。《词谱》卷二四:“《白雪》,调见《逃禪集》, 杨无咎 自製曲题,本赋雪,故即以‘白雪’名调。”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唐 吕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西游记》第十七回:“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摶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风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慟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 风树 ”。

(2).风吹拂下的树枝。 唐 戴叔伦 《客夜与故人偶集》诗:“风枝惊暗鹊,霜草覆寒蛩。”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南唐 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不定

(1)

副词,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问的词或肯定和否定相叠的词组

一天他不定来多少次

我明天还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稳定

方向不定的风

心神不定

达曙

犹达旦。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蛟鼉潜寐不知醒,达曙忽睹三高崧。”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逆旅

客舍;旅店

宿于逆旅。——《庄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客意

离乡在外之人的心怀、意愿。 唐 杜甫 《送舍弟频赴齐州》诗之二:“客意长东北, 齐州 安在哉。” 唐 温庭筠 《西游书怀》诗:“高秋辞故国,昨日梦 长安 。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宋 苏轼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诗:“惟有暮鵶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连鸡

亦作“ 连鷄 ”。 1.缚在一起的鸡。喻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犹连鷄之不能俱上於栖之明矣。” 鲍彪 注:“连谓绳繫之。”《后汉书·吕布传》:“﹝ 陈珪 ﹞曰:‘ 暹 奉 与 术 ,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子 登 策之,比于连鸡,埶不俱栖,立可离也。’” 唐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 齐相 , 晋文 之伯也,始若胶附,终若冰拆,岂连鸡不能俱止于栖而已哉!”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 江 湘 千里,曾无空垒,东南羣帅,惟知奔命,虽犬牙相错,而连鸡不飞。”

(2).指联盟。《隋书·高祖纪上》:“ 青 土连率,跨据东 秦 ,藉负海之饶,倚连山之险,望三辅而将逐鹿,指六国而愿连鸡。”《旧五代史·梁书·刘鄩传》:“昨者,比欲西取 太原 ,断其归路,然后东收 镇 冀 ,解彼连鷄,止於旬时,再清 河朔 。”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葡萄

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也叫“葡萄”,成串,味酸甜,多汁,可生食、制干、酿酒,是一种普通的水果

玻瓈

见“ 玻璃 ”。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见来

犹真的,真个。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之五:“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你见 关大王 卖荳腐来?[众:]见来人硬货不硬哩!”《说郛》卷八十引 聂奉先 《续本事诗·市语》:“今时市语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此语盖已久矣, 坡 赠 黄山人 诗云:‘面颊照人元自白,眉毛覆眼见来乌。’以此。”

红螺

亦称“ 红蠃 ”。1.软体动物名。壳薄而红,可制为酒杯。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红螺,大小亦类鸚鵡螺,壳薄而红,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尤可佳尚。”

(2).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称。 唐 陆龟蒙 《袭美醉中寄一壶并一绝走笔次韵奉酬》:“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 后蜀 李珣 《南乡子》词:“倾緑蚁,泛红蠃,闲邀女伴簇笙歌。”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文治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每向东华散玉珂,相於花下酌红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